<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10-08 13:52 原文鏈接: 新礦物被發現,“鈮包頭礦”,命名有大學問

      鈮包頭礦 以中國產地命名的新礦物被發現

      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這是一種富含戰略性金屬的新礦物,富含的元素鈮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

      鈮包頭礦是一種富含鋇、鈮、鈦、鐵、氯的硅酸鹽礦物,被發現于內蒙古包頭市的白云鄂博礦床,鈮包頭礦顏色呈棕色至黑色,形狀為柱狀或板狀,顆粒大小約為20~80微米。

      中核地質科技高級工程師 范光:2012年的時候,開展一個地球化學勘查過程當中,我們取了幾塊樣品帶回來,發現了一個富含鈮的礦物,跟原來礦區發現過的包頭礦,它的化學成分是不一樣的,由此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新礦物,開展進一步研究。

      據介紹,發現鈮包頭礦的白云鄂博礦床,礦物種類相當豐富,迄今已發現170余種礦物,鈮包頭礦是在該礦床發現的第17個新礦物。

      中核地質科技高級工程師 葛祥坤:從它的化學成分來看,是一種鈮含量很高的一個包頭礦,有望可以用來提取鈮元素。鈮是我們國家的戰略性關鍵金屬元素,可以用到很多場景,在我們核工業系統有相當重要的用處,另外還可以用來制造超導材料、高溫合金等。

      記者探訪:關鍵四步 如何發現新礦物

      鈮包頭礦的發現為國際礦物學作出了貢獻,截至目前,中核地質科技的科研人員一共發現了11種新礦物。那新礦物是怎樣發現的?又要用到哪些科學儀器呢?跟隨記者一起去看看。

      據記者了解,想要發現一種新礦物一共需要4步,第一步就是化學成分分析,電子探針設備,它可以將樣品的化學成分精準檢測出來。

      中核地質科技工程師 鄧劉敏:它是通過用高能聚焦的電子束打到樣品表面,測出它的各種元素的含量,可以通過這個元素的含量,確定它的化學式,從而確定它是不是新的,測定化學成分對于新礦物的研究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通過電子探針的測試,科研人員獲得了新礦物的化學成分,但光有化學成分還不夠,想要確定它是一種新礦物,還需要對礦物晶體結構進行分析,這就要進入第二步——樣品制作。

      中核地質科技工程師 王濤:鈮包頭礦它的顆粒比較小,我們采用聚焦離子束把礦物顆粒給它切出來,大概是一個20微米×10微米×7微米的顆粒。因為我們要對它進行晶結構解析,所以必須保證它的成分是純的。這個就是我們切出來的一個樣品,接下來會采集它的結構信息。

      中核地質科技高級工程師 李婷:我們的顆粒會放在儀器的正中間,在樣品座上。這邊是光源(X射線),這邊是接收器,當光(X射線)從晶體里面穿過被接收器接收的時候,它已經帶了晶體的結構信息了。鈮包頭礦,我們最后解出來的它的結構就是一個四方晶系的晶體,這是原子之間彼此的排列方式。

      得到了新礦物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就完成了對新礦物的基本信息收集。接下來,科研人員還要進行光譜分析和物理特征檢測,來完善新礦物的相關資料,最終將材料匯總,提出新礦物申請,通過審查后就能得到國際批準。

      審核嚴格 新礦物命名有學問

      想要得到國際批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者了解到,新礦物的命名需要層層審核。

      在獲得新礦物數據后,科研人員要向世界最大礦物學組織——國際礦物學會提出申請,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主席會對申請書進行初審,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建議。

      中核地質科技高級工程師 范光:這個步驟非常嚴格,非常嚴謹。得到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主席的認可以后,會讓國際新礦物分類和命名委員會的委員投票。如果得到了三分之二多數的通過,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主席就會簽發批準書,代表我們礦物正式獲得了批準,兩年內我們將會有正式的文章進行發表。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發現了嫦娥石、冕寧鈾礦、欒鋰云母等180多種新礦物。

      中核地質科技高級工程師 范光:新礦物的發現代表了一個國家礦物學研究的水平,發現新礦物就是我們不斷追求極致、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一個過程。希望在國際礦物學舞臺常見到中國人的身影。


    相關文章

    新礦物被發現,“鈮包頭礦”,命名有大學問

    鈮包頭礦以中國產地命名的新礦物被發現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這是一種富含戰略性金屬的新礦物,富含的元素鈮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包頭礦是一種富含鋇、鈮、鈦、......

    新礦物被發現,“鈮包頭礦”,命名有大學問

    鈮包頭礦以中國產地命名的新礦物被發現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這是一種富含戰略性金屬的新礦物,富含的元素鈮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包頭礦是一種富含鋇、鈮、鈦、......

    Angew.Chem.:光敏性金屬?有機框架串聯催化末端烯烴和炔烴制備伯醇

    近年來,精細化工和制藥行業對伯醇的需求不斷增長。然而,根據馬氏規則,末端烯烴或炔烴的催化水解會選擇性生成仲醇。因此,自1993年以來,末端烯烴的反馬氏水解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挑戰。在現已開發的催化體系中,......

    “量子雪崩”解開絕緣體到金屬轉變之謎

    美國布法羅大學研究人員用“量子雪崩”解釋了非導體如何變成導體,解開了絕緣體到金屬轉變之謎。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絕緣體受到強烈的電場沖擊時可變成金屬,這為微電子學和超級計算機提供了......

    “量子雪崩”解釋非導體如何變成導體

    美國布法羅大學研究人員用“量子雪崩”解釋了非導體如何變成導體,解開了絕緣體到金屬轉變之謎。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絕緣體受到強烈的電場沖擊時可變成金屬,這為微電子學和超級計算機提供了......

    “量子雪崩”解開絕緣體到金屬轉變之謎

    布法羅大學物理學教授鐘漢(音譯)是一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該研究有助于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物理謎團,即絕緣體如何通過電場轉變為金屬,這一過程稱為電阻開關。美國布法羅大學研究人員用“量子雪崩”解釋了非導體如......

    消失的裂縫?實驗揭示金屬可自我修復

        科學家們首次目睹了金屬碎片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破裂,然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如果新發現的現象能夠被利用,它可能會帶來一場工程革命。在這場革命中,自我......

    2023年中國科學院科學舉辦實驗展演匯演活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7月13日至14日,2023年中國科學......

    突破性方法將“頑固”金屬轉化為薄膜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出了一種首創的突破性方法,可以更容易地用“頑固”金屬制造高質量的金屬氧化物薄膜。這項研究為科學家開發用于量子計算、微電子、傳感器和能源催化的下一代新材料鋪平了......

    納米輪子:用于先進技術的具有獨特性能的金屬團塊

    雖然輪子不需要重新發明,但根據一個設在中國的多機構研究小組的研究,開發新的納米輪子卻有額外的好處。該研究小組制造了一個新的金屬化合物系列,其中每一種都表現出下一代技術所需的獨特特性,如先進的傳感器。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