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海南大學生命健康學院劉柱教授團隊發現,維氏氣單胞菌C4(A.veronii C4)可通過細菌Ⅵ型分泌系統(T6SS)重塑宿主腸道菌群并致其紊亂,進而導致宿主患病。該發現揭示了細菌T6SS致病機理,可幫助挖掘新治療靶點,為細菌性病害防控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于《國際微生物生態學學會雜志》。
據了解,細菌感染是導致腸道微生物紊亂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細菌T6SS通過將毒性效應物傳遞到真核或原核靶細胞中,可強化致病菌的環境適應性,進而影響腸道菌群,導致宿主罹患多種疾病,但該誘發機理目前尚不明確。
為探索該問題,研究團隊在致病菌A.veronii C4中鑒定了一種獨特的T6SS,并驗證了其功能活性。研究結果顯示,該細菌對宿主的致病和定殖受其T6SS影響,并發現該細菌T6SS的效應蛋白分泌活性有助于使其在營養不足和厭氧的宿主腸道環境中占據生態位,結合腸道宏基因組分析進一步證明了該細菌T6SS可直接抑制或消除腸道內的共生菌株,導致腸道微生物組穩態失調。
同時,研究團隊通過分泌組學鑒定發現了3個未知的T6SS效應蛋白(Tse1、Tse2、Tse3),并通過生化實驗驗證其效應蛋白功能。結果表明,該效應蛋白通過破壞靶細胞細胞膜或細胞壁的完整性,可促進該T6SS介導的細菌間競爭并導致宿主患病。
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教授王衛慶、畢宇芳團隊與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智惠醫學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腸道菌齡”的概念,認為......
4月17日,海南大學生命健康學院劉柱教授團隊發現,維氏氣單胞菌C4(A.veroniiC4)可通過細菌Ⅵ型分泌系統(T6SS)重塑宿主腸道菌群并致其紊亂,進而導致宿主患病。該發現揭示了細菌T6SS致病......
據健康時報消息,許多人渴望探尋長壽的秘訣或共性,一項刊發在《自然》子刊的研究就發現,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結構竟與年輕人“相似”。百歲老人腸道有這個特點俗話說“人老腸先衰”,隨著年紀增大,人的消化吸收會變......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等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首次發現并證明了腸道菌群衍生的代謝產物二甲基丁酰基肉堿(2-methylbutyrylcarni......
氣候變化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構成威脅,如物種的存活率下降、病原體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種滅絕的風險提高。變溫動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響,成為氣候變化過程中最受脅的類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響物種......
阿司匹林(Aspirin),即乙酰水楊酸,自上市以來,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臨床應用,成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至今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緩解疼痛、發熱和抗炎藥。此外,阿司匹林還可以用于預防心臟病、中......
記者12月21日從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獲悉,該院結直腸腫瘤外科副主任黃睿教授及其團隊,在深入探討腸道菌群變化的同時,還對腫瘤微環境和內質網應激機理進行了揭示,挖掘出多個具有潛在臨床應用前景的分子......
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王宇浩研究員團隊聯合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LoraHooper院士團隊,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Thegutmicrobi......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題為“GutmicrobiomecompositionmaybeanindicatorofpreclinicalAlz......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作為人體重要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80%的抵抗力實際上就來源于我們的腸道,因此,腸道健康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腸道菌群失衡易誘發疾病腸道中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