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地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副研究員周金勝、研究員王強等科研人員利用鉀質巖橄欖石及其熔體包裹體成分揭示青藏高原南部地幔的不均一性。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 of Petrology。
約束地幔的不均一性對理解地球內部的分異和循環十分重要,堿性玄武巖則是揭示地幔不均一性的理想對象,因為這類巖石常常顯示出再循環的物質組分特征。過去的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利用大洋玄武巖來反演地幔信息,而用大陸玄武質巖石來反演地幔信息則存在較大爭議,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大陸玄武質巖漿穿過厚的大陸地殼時,很容易發生混染從而改變了巖漿的化學組成。
如何用大陸玄武質巖漿來準確反演地幔深部信息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要科學難題。青藏高原發育大量新生代鉀質-超鉀質巖石,許多學者利用這些地幔來源的巖石反演青藏高原深部地幔組成和動力學過程。然而,青藏高原存在巨厚的(60-90 km)大陸地殼,這些幔源的鉀質-超鉀質巖漿在穿過巨厚的大陸地殼時是否發生了地殼混染,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這也導致對青藏高原地幔深部組成與動力學過程認識的不同。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南部賽利普鉀質、超鉀質火山巖中的橄欖石及其熔體包裹體,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之所以選擇幔源鉀質、超鉀質火山巖中的橄欖石及熔融包裹體開展研究,是因為幔源巖漿在結晶的過程中,由于橄欖石結晶較早,一些高鎂的橄欖石及其中的熔體包裹體記錄了巖漿發生結晶分異和地殼混染之前的信息,這為利用幔源巖石反演深部地幔信息提供了可能。
基于對橄欖石結構、微量元素組成和熔體包裹體主量元素、微量元素、Pb同位素組成的分析,該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進展:
一是,鑒別出不同的橄欖石晶體種群,包括巖漿自生晶和地幔捕擄晶:地幔捕擄晶內部具有均一的成分且具有異常低的P含量,不同于巖漿自生晶普遍存在的正環帶以及高的P含量。
二是,揭示初始巖漿來自于一個含金云母的(碳酸鹽化)輝石巖源區,其中含有少量橄欖巖殘留:橄欖石特征的主微量元素組成(如高Ni和低Ca含量、異常高的Ni/Co比值,以及高度變化的100×Mn/Fe與10000×Zn/Fe比值)和與貧橄欖石或碳酸巖化的貧橄欖石源巖熔融產生的實驗熔體成分一致的熔體包裹體組成(SiO2、TiO2、Al2O3、MnO、CaO、Na2O及相關參數),支持了初始巖漿來自上述源區。
三是,查明初始巖漿來自俯沖印度大陸地殼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區:橄欖石高的Li含量和熔體包裹體負的Nb、Ta和正的Pb異常、富集的放射性Pb同位素組成,指示富集地幔源區受到了大陸地殼地殼組分的交代,而該交代組分最有可能為俯沖的印度大陸地殼。
四是,闡明青藏高原南部存在一個富含碳酸鹽的地幔儲庫:根據多揮發分的飽和模型計算,推測賽利普初始巖漿出溶的流體中含有>80 mol%的CO2,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存在一個富含碳酸鹽的地幔儲庫,這對深部碳循環研究具有啟示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表彰第二屆中國科學院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的決定》,公布獲獎名單。......
記者2月29日從廣州南方學院官網獲悉,該校“現任領導”一欄發生變化,校長一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擔任,并將于近期到任。廣州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第二所由院士擔任校長的民辦高校。此前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團體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24年第4號。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批準發布《數智化時代高質量綠色發展優質產品評價AI智能家用電冰箱》(T/GDES82.1—2024)、《數智時......
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發展協會發布《智慧園區設計和建設技術規范》、《云平臺服務創新評估指南》、《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規范》三項團體標準。公告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協會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管理辦法,現批......
2月26日,一場關于“科技成果轉化助推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座談會在廣州大學城舉行,激起了高校、企業代表的熱烈討論。這是由市科技局、番禺區委區政府主辦,廣州大學城管委會承辦的活動。來自政府......
據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起鶴,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0日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朱起鶴據公開資料,朱......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點評了一部電影《熱辣滾燙》,其中涉及到減肥100斤的賈玲。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賈玲是知名的娛樂圈明星,而顏寧院士則是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言論卻引起了網友......
2月18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
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劉振牽頭的課題組發現一種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動物中適應性演......
1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出席活動并共同為杭州醫學所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