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奮進的中國再度點燃激情與夢想的圣火,世界翹首以待的北京冬奧會于2月4日開幕。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國家速滑館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5G信號覆蓋所有場館、8K比賽畫面實時傳輸……科技冬奧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主要特色,是體現我國綜合國力的舞臺,更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舞臺。
中國科協網開設“科技冬奧的背后故事”專題,挖掘冬奧高科技的幕后故事、幕后英雄,展現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冬奧”中的拼搏、奉獻、創新、超越,記錄科技工作者助力北京冬奧冰雪史詩的感人故事。
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它是代替人類剿滅新冠病毒勇敢無言的“消殺衛士”。
鎖定目標,揮臂前進,前后左右,下一個目標……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國家體育場運動員更衣室門口,一個裝有機械臂的智能消毒機器人,正熟練自主地對所有桌面依次進行深紫外線消殺。
“機器人的作用就是替代人操作深紫外設備,在危險或潛在危險區域實施物體表面消毒或空氣消毒,以減少交叉感染,保護人類健康。”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趙曉光說。
與普通的消毒機器人不同,在面對復雜物體表面時,這款智能消毒機器人不僅能自適應地識別物體的形狀,還能自主規劃消毒軌跡,實現高效、精準的消殺效果,更適合在無人操作的環境下工作。
而這背后,正是基于紫外線芯片技術、多自由度機械臂技術以及雙目視覺識別技術、智能控制技術。
搭載準分子消毒燈的智能消毒機器人 受訪者供圖
“機械臂智能消毒機器人屬于強力表面消殺型,機器人手持的消毒設備可以產生265-275納米的深紫外線,僅需3-5秒的照射,就能殺掉物體表面90%以上的細菌和病毒。”趙曉光說。
但這也對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僅要有較高的自主感知,能精確識別目標物體是人還是物,還要自主決策和自主執行,規劃消殺哪里、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并自行完成整個任務。
除了機械臂智能消毒機器人,趙曉光團隊還將智能機器人與準分子消毒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助力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防疫工作。
準分子消毒燈,在很多媒體報道中被稱為“光疫苗”,它能發出222納米波長的紫外線,對被照射的空氣實現消毒,并且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就在去年,這款消毒“黑科技”還隨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出征東京。
機械臂消毒機器人正在對桌面物品進行消毒 受訪者供圖
而當大家感慨準分子消毒燈的“神奇”功效時,趙曉光就已在思考如何讓準分子消毒燈與智能機器人結合,實現更高效便捷可流動式的消毒。
“深紫外消毒設備其實是一種消毒工具,而機器人就是替代人類來使用工具,以保護人員安全、減輕勞動量。”趙曉光說。
為了盡快讓智能消毒機器人“上崗”北京冬奧會,她帶領團隊投入到爭分奪秒的科研中。
實際上,趙曉光團隊所在的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智能機器人方面已有30多年積累,而她自己在該領域也深耕了20多年。對他們而言,相較于技術上的難題,機器人設計工藝才是更大的挑戰。
“那段時間,我們都放下了手上的其他工作,專心推敲機器人的細節設計,因為一旦到了加工環節,就意味著要增加成本,所以很多細節我們必須反復推敲,最終定稿后,才聯系工廠加工。”趙曉光回憶道。
雖然目前已經“上崗”的兩種智能消毒機器人已經表現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但有一點趙曉光還不是很“滿意”,那就是它們的“顏值”。
“它們還不是很好看,沒有那么萌。”趙曉光說,“如果完成功能設計后再考慮外觀,就感覺怎么裝都不對。應該在最初就讓產品設計人員融合到團隊里,讓機器人實用又好看。”
趙曉光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改進智能消毒機器人的設計工藝、降低成本,盡快讓消毒機器人走進人們日常生活。“我們希望智能機器人系統在各種應用場景中,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不斷突破,最終使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幫助人類做更多的事。”
在趙曉光看來,北京2022年冬奧會,不僅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也是向世界展現中國精神的盛會,“作為科技工作者,能夠為北京冬奧盡一份力,備感榮耀。我們課題組已經做好全力以赴為冬奧會服務的各項準備,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冰雪盛會。”
掃臉入場、掃碼支付,無人駕駛、無線充電……“數字之城”給杭州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更是城市氣質的躍遷。賽場內外,記者采訪了不少外國來賓,細數本......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副研究員曹武警與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合作,在外骨骼機器人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研發了國際首款面向橫向行走步態的外骨骼,通過在橫向行走......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科研人員在《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快報》上發表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名為L3F-TOUCH的傳感器,可增強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該傳感器是一種輕量級、低成本、無線傳輸的高分辨率指尖傳......
機器人能成為人類平凡生活中的陪伴成員嗎?英國《每日郵報》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機器人能制造汽車、分揀包裹、管理倉庫。如今,從緊急救援到烹飪美食,從教育孩子到陪伴家人,新一代機器人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96.shtm ?機器人Robear。機器人Atlas。機器人廚師Moley......
9月19日,《2023智能家庭醫療行業趨勢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發布會以“健康中國新趨勢家庭醫療向未來”為主題,聚焦家庭醫療及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行業的運用,通過主題演講、......
基于柔性材料的機器人可以很好地復制人類和動物的外觀、動作和能力。雖然現已開發出無數柔性機器人,但由于其組件成本高昂或制造工藝復雜很難大規模生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研究人員最新開發了一款機器人手,其價格......
頭戴VR設備,腳踩單車,游客仿佛置身海河沿岸,可以一邊騎行一邊欣賞海河風光;“任意門”輕輕一拉,美麗景致“撲面而來”……正在中國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數字技術加持的文旅產業“科技范兒......
——晶泰科技首屆自動化智能化產業論壇成功舉辦2023年8月25日,由張江集團指導,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泰科技”)主辦的首屆自動化智能化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辦。本屆論壇以“賦能新基建,智造未來......
近日指出,力傳感器與編碼器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其中力傳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在人形機器人關節上具有應用,編碼器可測量旋轉角度與速度,可通過伺服系統應用于人形機器人中。從競爭格局來看,高端編碼器與多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