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世界屋脊”上的湖泊未來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廣受社會關注,也吸引科學家持續聚焦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8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環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張國慶研究員等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過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積擴張超過1萬平方公里,目前仍呈持續擴張趨勢。他們預估,到21世紀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補給,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將擴張約50%(增加約2萬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約10米,水量增加約6520億噸,水量增量是過去50年的4倍。
青藏高原湖泊未來擴張與影響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圖
這項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重要成果論文,北京時間5月27日夜間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上線發表,將為青藏高原未來規劃提供科學指導。
論文通訊作者張國慶研究員介紹說,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分布有地球海拔最高、數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面積超過中國全國湖泊的50%以上。過去50年來,在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下,全球大型湖泊水量普遍減少,而青藏高原湖泊在氣候暖濕背景下呈現快速擴張,這種擴張加劇了湖水淹沒災害的風險以及草地和濕地等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此前,已有相關模型被用于青藏高原湖泊未來變化研究,由于時空異質性差異等因素的限制,這些模型對單個湖泊未來預估的適用性仍然有限。另外,一些研究側重于特定的大型湖泊或單一案例,未能涵蓋整個高原湖泊的未來全面變化及對其的廣泛影響研究。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許鳳林表示,基于此,研究團隊在本項研究中通過構建通用的湖泊模擬框架,并結合野外調查和遙感觀測,預估了2021至2100年共享社會經濟路徑情景(SSPs)下青藏高原內流湖的面積、水位和水量變化,并評估了湖泊未來變化對流域重組、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至21世紀末,中等排放情景下湖泊面積、水位和水量變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圖
研究結果顯示,青藏高原北部的湖泊擴張最為顯著,在高排放情景下,面積擴張將翻倍;中部的湖泊面積將擴張超過50%;南部的湖泊過去為萎縮態勢,將在近期轉變為擴張。青藏高原湖泊的快速擴張將直接改變湖盆的水文連通性,預計約有23%的流域會發生重組。
此外,青藏高原湖泊的擴張還會增加湖-氣交換,可能會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進而加劇全球變暖。
張國慶指出,未來,青藏高原湖泊水量的增加將導致湖水鹽度下降,進一步改變湖泊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度和營養結構。同時,因湖盆流域重組而新形成的河道也會擾亂高原動物遷徙等。因此,青藏高原迫切需要實施更加有效的可持續管理措施,以減輕對社會發展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完)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徐東晶在副研究員齊玥與研究員王強的指導下,選取青藏高原東南緣云南馬關地區新生代含有大量地幔包體的堿性玄武巖作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全巖地球化學和Sr-Nd-Mo同位素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牽頭的聯合實驗團隊在青藏高原成功實現了基于超導接收的高清視頻信號公里級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這是目前國際上首次將高靈敏度太赫茲超導接收機技術成功應用于遠距離無線通信系統。這次......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從今年8月18日開始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展開,有6個科考分隊15個科考小組400多名科考隊員參與。到9月30日,主體任務已基本完成,科考取得多項......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牽頭,聯合蘭州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科研單位,在青藏高原腹地進行的綜合地質地理科學考察活動圓滿結束,進入了后期的總結研究階段。本次科考作為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取得新進展。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統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點項目“青藏高原中部倫坡拉-尼瑪盆地印度季風演化與高原北移隆升”以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
大氣的無常運行,氣候的寒來暑往,形成了萬千自然現象,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屹立高原30年它為地球“把脈”、給大氣測溫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關山山頂的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也被稱為瓦里關全球大......
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對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徑流汞排放的研究發現:季風期冰川徑流中總汞濃度高于非季風期,冰川消融對區域水生生態......
1979年,郭長福、孫鴻烈、漆冰丁(左起)等人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區開展土地資源考察。1975年,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登山科考。1990年,在可可西里無人區考察時車陷在路上,考察隊隊員們一起推、拉......
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的科學家團隊用定量地球動力學模型揭示出,青藏高原持續生長核心動力源來自從南向北的“地幔風”。該“地幔風”北向推動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南緣持續碰撞,從而導致青藏高原幾......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寒來暑往,中國科學院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扎根雪域高原不懈探索,開展若爾蓋濕地生態修復、推動沙化土地治理、監測高寒草原生態狀況,在揭示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