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19 16:53 原文鏈接: 李源潮調研北生所強調創新科研管理體制機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4月17日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調研。他指出,要總結生命所的成功經驗,創建更多符合國際慣例、具有中國特色、吸引國際一流人才的科研平臺,創新科研單位自主選題、科研人員專心研究的科研機制,倡導靠真才實學、潛心研究出成果的科研風氣,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

      北京生命所成立7年來,積極試行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管理運行機制,吸引和凝聚海外留學高層次人才,目前已建立27個實驗室,主任多是從海外回來的年輕科學家。累計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創新性研究成果180多篇,其中在《自然》、《科學》、《細胞》發表的有23篇。2012年有4位科研人員獲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座談會上,從美國全職回國工作的生命所所長王曉東博士表示,生命所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科學,有最好的創意,敢啃硬骨頭,用一流的科研成果回饋社會、造福人民。

      李源潮參觀了4個實驗室,詳細了解科研工作情況,認真聽取科學家們的意見。他說,生命所的建設和發展是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的成功實踐,為深化我國科研與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探索了一條新路。希望生命所進一步完善科研機制,大力引進海外留學人才特別是拔尖青年人才,多出一流成果,多出優秀人才,努力攀登生命科學研究高峰,成為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

      李源潮指出,要根據基礎科學研究與科技研發的不同特點,創新科研和人才體制機制。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創建以科學家為本的基礎科學研究管理體制,探索實行所長負責、科學家自主研究的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科學家的創新積極性。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拘一格引進和用好國內外拔尖科研人才。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要當好“后勤部長”,為科研人才心無旁騖搞科研創造條件。

      中組部、科技部和北京市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相關文章

    Revvity推出首個科研管理一體化SaaS平臺加速藥物開發

    SignalsResearchSuite平臺整合了生物學、化學和材料新產品開發的全工作流程,為科學家提供了更好的數據、洞察力和成果-集中安裝和管理的綜合套件涵蓋了整個“制造-測試-決策”的生命周期-R......

    科技部財政部優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精簡過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科技部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補充通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有關問題,包括:整合精簡各類報表,減少信息填報和材料報送,精簡過程檢查,賦予科......

    自科基金項目資金管理補充通知:簡化報表及流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的補充通知國科金發財〔2018〕88號有關單位: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難點在哪?

    “國家出臺《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發點很好,但是它落地是不易的,我認為加大科研投入才是提高科研產出的根本。”近日,在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科研管理“組合拳”看科研實體如何“接招”

    科技評價制度不盡合理、人才“帽子”數量名目繁多、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過細過死”……面對這些科研領域的現實問題,7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國務院:簡化科研儀器采購流程精簡人才“帽子”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包括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賦予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更大科研自主權,科研人員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

    管理者像防賊般防犯錯?詹文龍院士:貫徹經濟性

    “縱觀全球,中國的科研整體形勢可以說是‘這邊風景獨好’。但存在的問題也必須要正視,否則再走下去納稅人對科研的質疑聲會更大。”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長詹文龍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如是說。他表示,......

    容錯糾錯,對科技創新意味著什么

    3月11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從而使各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高校能夠更加擔當。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

    中國科技政策論壇:靠慣性思維不可能彎道超車

    近一段時間,國家層面和科技主管部門相繼出臺多個法律法規和文件調整現行的科技政策。在這樣“利好”的背景下,如何找到適合創新的科研管理體制和評價機制,讓真正的人才做出好的成果?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科技政......

    《2016科學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科學院重要年度報告《2016科學發展報告》于2016年8月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共6章55萬字,收錄文章56篇,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以“創造未來的科技發展新趨勢”為題為報告作序,包括14位兩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