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4-17 13:15 原文鏈接: 束懷瑞:做一個有情懷的農業人

    一天24小時,你是怎么度過的?

    聽發言、下田間、進課堂,與專家和農民一起談形勢、講技術、謀發展,如此緊張的行程,很難跟89歲高齡聯系起來。而這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束懷瑞在“果鄉”五蓮縣的26小時。

    盡管身體不如以前硬朗了,但幾十年來,他密切聯系生產實際的作風沒變,為果樹產業發展、為農民服務的熱情不減。

    扎根果園七十載

    在束懷瑞近70年的工作生涯中,有三四十年是在生產實踐中度過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束懷瑞有十多年時間在煙臺搞資源調查、帶實習。他虛心向農民專家學習管理技術,在總結全國勞模陶遵祜果樹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果樹生理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蘋果“三大主枝主干疏層形”以及“枝組”的概念和技術等,這些經驗和方法至今仍在生產上被廣泛使用。

    隨后,他又在山東禹城待了十來年,進行果樹密植豐產試驗,研究群眾抗鹽堿的方法,試驗了寬行密植、起壟溝草、深層隔草溝栽等技術。這些技術既防夏澇又抗鹽堿,還能為土壤提供較豐富的有機質,實現了800畝5年生的梨畝產2500公斤。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運用現代技術成果總結群眾典型經驗,創新果樹栽培管理技術。他們總結了蓬萊果農曲受彭蘋果園連續十余年畝產達1萬公斤的經驗,在對冗余消耗、優質葉發生、土壤微生物系統、根系誘導等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創造了果園根區局部優化、土壤分層管理技術,起到了養根壯樹的效果。用該技術能節水70%、節肥30%,并可大面積畝產5000公斤。

    束懷瑞常要求他的學生“做一個有情懷的農業人”。“從產業問題提煉科學問題,理論聯系實際,說到底還是他愛民愛農的情懷在其中。”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高東升感慨道,“在農村住石屋、和農民一起吃饅頭,沒有情懷是堅持不下來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

    對于科研,束懷瑞始終秉持一個信念:取得任何有效的成果和學術進展,首先要確定有價值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堅持并不斷創新。

    從1954年開始,他就開展對蘋果根系的研究,至今沒有間斷。

    上世紀60年代,束懷瑞與其他老師合作,率先將同位素示蹤技術引入果樹營養生理研究,對碳、氮營養生物學進行深入探索,提出了果樹營養運轉的4個時期和5類營養樹型,強調實現優質豐產的關鍵是提高儲藏營養等重要觀點。他根據這些研究成果總結的“看碳施氮,以氮促碳,養根壯樹,優質豐產”,成為果樹營養管理的基本原則。

    土地瘠薄、春季旱情嚴重是蘋果產區存在的突出問題。上世紀80年代初,束懷瑞來到蒙陰縣駐點,針對沂蒙山區20萬畝果園多數缺肥少水不結果的問題,結合多年來根系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創造了“地膜覆蓋穴貯肥水技術”。這一技術操作簡單、投入少,一般果園每畝平均增產200公斤以上。

    近年來,他在帶領團隊進行蘋果鐵、鋅等元素缺乏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根際沉積與碳素載體的關系,探討了吸收根吸收小分子碳對解決元素沉積的作用。

    他們還研究了生長根與吸收根誘導發生機制,提出了“水氮誘導生長根,基質誘導吸收根”等重要觀點;采用增施生物碳和生物有機肥等方法改變根系結構、改善土壤微生物環境、提高春梢葉功能、控制秋梢發生,以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

    他們還根據當前果樹生產狀況,提出“土壤健康、植株健康”的理念及簡化精準栽培的技術體系。這些成果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穩定而正確的學科方向不僅是一個人科研成功的基礎,也是學科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科研方向的確定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優勢。”束懷瑞說。

    為果樹付出一生

    除了向群眾學習,束懷瑞的另一條科研經驗是合作。“要占領學術制高點,必須有一流的學術隊伍,必須樹立開放的人才觀,加強學科交叉,跳出農業看農業。”

    他鼓勵青年教師報考有國家級實驗室或學科基礎好的院校或到國外進修,博采各家之長,而在他招收的博士生中也有來自化學、數學、氣象學、生態學、經濟學等非果樹專業的學生。

    2009年,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山東農大,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果樹產業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既有生產也有市場,為學科發展創造了新的空間。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作為一名學科帶頭人,要善于發揮團隊的力量,要著眼未來發展,要支持青年人的成長。”束懷瑞先后主持山東省良種產業化項目11年,經費近1000萬元,都用于有希望的一線科技人員的項目上。

    2017年,束懷瑞牽頭組建山東省果樹栽培與果品加工院士工作站聯盟。在他看來,成立聯盟可以讓更多的專家發揮作用,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為提升產業的整體水平提供服務和支撐。

    一粒種子有多重?有時是一生的付出。年近九十歲的束懷瑞還經常下鄉悉心指導,只為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重托,出更多的成果,在生產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

    超1650萬元!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多批次中標揭曉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建設項目多批次中標結果公布,共4批次,總中標金額超1650萬元,中標產品包括微生物質譜鑒定系統、DNA測序儀、液滴微流控細胞分選儀、高靈敏微生物分選儀等儀器設備。項目名稱......

    微生物量生長率氣候梯度變化如何影響土壤C循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說明》修訂網上征求意見

    相關單位和人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修訂了CNAS-CL03-A001:202X《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說明》。目前已完成文件征求意見稿,現于網上公示征求意見。......

    長沙市第三醫院舉辦抗耐藥微生物藥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

    學術年會現場。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舉辦的抗耐藥微生物藥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在長沙召開。此次會議是繼2023年8月6日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后的第二次學術盛會。會議采......

    全球塑料垃圾中潛藏的微生物風險亟須關注

    塑料污染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塑料垃圾遍布全球,迄今為止,全球已產生超過70億噸塑料垃圾,每年新增塑料垃圾量近4億噸。為應對塑料污染,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陸續出臺了各種管控政策。但對于塑料污......

    南開大學微生物菌劑攻克大豆鹽堿地種植難題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微生物“吃空氣”造葉酸

    德國研究人員證實,只需要給微生物喂食空氣中的常見元素——氫、氧和二氧化碳,就可以獲取維生素B9。研究者表示,這一技術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一種可持續的、富含微量營養素的蛋白質替代品,有一天可能會出現在......

    大規模食品微生物目錄揭示為何“人如其食”

    作者:李惠鈺來源:中國科學報發布時間:2024/9/115:34:26選擇字號:小中大大規模食品微生物目錄揭示為何“人如其食”“人如其食”——至少對微生物群來說是這樣,例如最受歡迎的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的......

    大規模調查揭示萬余種食物相關微生物

    微生物是人類食物的組成部分,可以影響人類自己的微生物群,但人們對食物中的微生物組成知之甚少。現在,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通過對2533種不同食物樣本的宏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一個“食物微生物組”數據庫,為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