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17 21:25 原文鏈接: 染色體制備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


    實驗材料 D-PBS0.25%胰蛋白酶對數期的培養細胞秋水仙酰胺


    試劑、試劑盒 低滲溶液醋酸甲醇固定液Giemsa染液DPX或Permount封固劑冰


    儀器、耗材 離心管巴斯德吸管載玻片蓋玻片載玻片盒低速離心機渦流混懸器


    實驗步驟


    1. 將 2× 104~ 5× 104 個細胞 /ml (4× 103~ 1× 104 個細胞 /cm2) 20 ml 在 75 cm2  的培養瓶中培養。


    2. 約 3.5 天后,細胞處于對數生長期時,將 0.2 ml 的 1×10-5 mol/L 的秋水仙酰胺(用 D-PBSA 配制)加入培養瓶內已有的培養基中,終濃度 1×10-7 mol/L 。


    3. 4~6 小時后,輕輕去掉培養基,加 5 ml 0.25% 胰蛋白酶,孵育 10 min。


    4. 在胰蛋白酶液中離心細胞,棄掉上清胰蛋白酶。


    5. 以 5 ml 低滲溶液(0.04 mol/L KCl ; 0.025 mol/L 枸櫞酸鈉)重新混懸細胞,37℃ 下靜置 20 min 。


    6. 加入等量新鮮配制的冰冷的醋酸甲醇(一份冰醋酸加三份無水甲醇或乙醇,新鮮配置并在冰上保存),不停地混合,然后以 100 g 速度離心 2 min。


    7. 棄掉上清混合物,在渦流混懸器上震蕩細胞團塊,再慢慢邊混勻邊加新制備的醋酸甲醇。


    8. 細胞在冰上靜置 10 min。


    9. 以 100 g 速度離心細胞 2 min 。


    10. 棄掉上清醋酸甲醇,以 0.2 ml 的醋酸甲醇溶液,重新振蕩混懸細胞團,直到細胞均勻分散。


    11. 用吸管吸一滴細胞懸液到吸管尖部,從約 12 英寸(30 cm) 處滴到涼的玻片上,傾斜玻片,讓液滴流下并鋪開。


    12. 將玻片在燒杯沸水上迅速干燥,然后用相差顯微鏡觀察。如果細胞均勻鋪展而沒有相互接觸,則以同樣濃度的細胞制備更多片子。如果細胞成堆重疊出現,則稀釋懸液 2~4 倍之后,再制備一張滴液玻片。如果滿意,就制備更多片子,若不滿意,重復這一步驟進一步稀釋。


    13. 進行 Giemsa 細胞染色:


    (a)將玻片放在架子上,架子放在水池上。


    (b)以數滴純 Giemsa 染液完全覆蓋玻片,染色 2 min 。


    (c)以約 10 倍體積的水淹沒玻片。


    (d)再靜置 2 min。


    (e)用流動水沖掉稀釋過的染液。


    (f) 最后用水逐張沖洗玻片去除染液沉淀。


    (g)顯微鏡下觀察染色情況,如果滿意,則將載玻片徹底干燥,用#00蓋玻片及 DPX 或 Pennoum 封片。


    注意事項


    必須倒掉染色液,因為氧化的染色液浮渣會留在玻片上。即使在平皿中染色,染液也不能倒掉,而必須用水從下向上置換掉。


    相關文章

    首個合成酵母基因組中最后一條染色體創建完成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包括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合成酵母基因組中最后一條染色體的創建,拼上了最后一塊“拼圖”。釀酒酵母......

    北京市藥監局第一分局全面加強放藥制備使用環節監督管理

    北京市藥監局第一分局以強化監管守底線為原則,以優化服務促發展為目標,助力轄區各單位放藥制備使用規范性持續提升,全面加強放藥制備使用環節監督管理,高質高效完成2024年度轄區放藥使用工作監督檢查任務,交......

    借助科技考古,黃公略烈士終于“回家”了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和分會論壇精彩不斷

    ——9月6日上午大會報告及會議期間4個分論壇帶來精彩內容大會報告9月6日上午的大會緊接著9月5日充滿成果的討論繼續進行。昨天,我們聽取并深入探討了各種樣品制備相關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今天大會繼續討論,進......

    科技前沿,共探樣品制備新技術!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在丹東盛大啟幕

    2024年9月5日,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于遼寧省丹東市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家組和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得到了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遼寧省分析......

    研究揭示染色體結構維持復合物Smc5/6的組裝及調控機制

    6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王嵐峰研究組聯合復旦大學陳振國課題組、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趙曉嵐課題組,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Structural&Mol......

    染色體異常引起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阻滯機制獲解析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第二輪會議通知)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計劃于2024年9月4-7日在遼寧·丹東舉辦。本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樣品制備技術及相關儀器裝置的學術交流與發展,會議將邀請在樣品制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海內外科學家......

    合成生物學領域重大突破,新工具低成本快速創造合成染色體

    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一項突破性新技術,或將徹底改變合成生物學領域。該方法被稱為克隆重編程和組裝平鋪天然基因組DNA(CReATiNG),為構建合成染色體提供了一種更簡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

    世界首例!真核生物全部染色體人工合成被實現

    11月8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合作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Project)”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及其子刊發布,此次成果發布標志著世界首個真核生物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