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14 23:50 原文鏈接: 染色體的標本制作及其組型實驗3

    4.2 染色體的組型實驗
    4.2.1. 選擇染色體清晰的照相底片,用放大機制作出放大10倍的清晰照片。
    4.2.2 將染色體逐一剪下,并對每個中期染色體逐一進行測量,包括每條染色體的長度和每個臂的長度。
    4.2.3. 根據測量數據,計算出每對染色體平均的相對長度、臂指數與著絲粒指數。
    4.2.4 把相對長度與臂指數相近者配成一對。
    4.2.5. 參照相對長度、臂指數與著絲粒指數的數值,并根據標準順序,編排出染色體組型圖。
    4.2.6. 用膠水或漿糊將每條染色體依照標準順序粘貼在實驗報告紙上。
    5.實 驗 結 果
    在顯微鏡下,染色體被染成紫紅色,胞漿完全不著色。對于分散好的染色體, 其間相互散開, 短臂收縮適中, 二條姐妹染色單體大致平行分離, 著絲粒清晰可見。小鼠的染色體數為40條,多為端部和亞端部染色體,只有2對亞中部著絲粒染色體。
    人類染色體為46條,可分為A、B、C、D、E、F、G七個群,其各自的基本特征見表2。
    表2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的分類標準及其主要特征
    類別 包括染色體的序號 主 要 特 征
    A群 第1~3對 體積大,中部著絲粒。第2對著絲粒略偏離中央
    B群 第4~5對 體積大,中部著絲粒。彼此間不易區分
    C群 第6~12對,X 中等大小, 亞中部著絲粒。第6對的著絲粒靠近中央, X染色體大小介于第6與7對之間, 第9對的長臂上有一次縊痕, 第11對的短臂較長, 第12對的短臂較短, 彼此間不易區分
    D群 第13~15對 中等大小,近端部著絲粒,有隨體。彼此間不易區分
    E群 第16~18對 中等大小。第16對為中央著絲粒,長臂上有一次縊痕;第17、18對為亞中央著絲粒,后者的短臂較短
    F群 第19~20對 體積小,中部著絲粒。彼此間不易區分
    G群 第21~22對,Y 第21、22對體積小, 近端著絲粒, 有隨體, 長臂常呈分叉狀;Y染色體較前者略大, 近端著絲粒, 無隨體, 長臂常彼此平行
    6.實驗報告
    (1). 通過對自己制做的小鼠染色體標本觀察,總結小鼠染色體的形態特征。
    (2). 對于分散好的染色體,進行染色體計數。
    (3). 對于呈非整倍性的染色體標本,分析其形成原因。
    (4). 認真做好小鼠的染色體組型圖。
    7.思考題
    (1). 請你分析一下在本實驗中造成染色體標本制做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答:1) 秋水仙素用量太多或處理時間過長,會導致染色體的過分凝縮或著絲點裂解,最終會引起染色體形態不正常,甚至被破壞或溶解。
    2) 低滲處理不好。低滲液的量、處理時間均與細胞的數量有關。低滲過度,細胞會破裂;低滲不足則染色體在一起,分散不開。

    3) 離心速度或離心時間的影響。離心速度過大或離心時間過長,則會引起細胞破裂;反之,離心速度過小或離心時間過短,則細胞沉降不下來,則會引起大量細胞的丟失。
    4) 固定液要隨用隨配,固定徹底后再打散細胞團塊,否則細胞容易破碎,染色體分散亦受到影響。
    5) 載玻片有油脂或冷卻不夠,則會影響染色體的附著和鋪展。
    6) 用吸管吹散細胞時用力必須盡量輕柔,用力過大則會造成細胞破裂,而染色體也會彌散在溶液中,在隨后的離心中將會丟失。
    7) 滴片時的高度很重要,高度過低細胞不會破裂;過高則染色體過于分散甚至丟失,無法辨別出染色體的準確數量。
    (2). 本實驗中,對由小鼠精巢而來的染色體標本進行鏡檢時, 發現染色體數有的為40條,而有的則為20條,為什么?擁有20條染色體的單倍體細胞會是什么細胞?

    答:有40條染色體的可能是小鼠的體細胞、精原細胞、精母細胞。有20條染色體的可能是已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的精細胞或精子。之所以同時出現40條和20條染色體,是因為精巢里存在大量正在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細胞,用秋水仙素處理后,所有細胞均停止分裂。
    (3). 從一般意義上講,染色體標本制做的四大要點是什么?
    答:A、植物血球凝集素(PHA)處理獲得活躍分裂的細胞;
    B、秋水仙素處理可使細胞分裂停止在中期;
    C、低滲處理可使染色體分散;
    D、空氣干燥法可使染色體平鋪在載玻片上。


    相關文章

    我國科學家發布海帶高質量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團隊在大型海藻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構建了海帶的高質量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該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這是該團隊在海洋經濟藻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取得......

    首個合成酵母基因組中最后一條染色體創建完成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包括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合成酵母基因組中最后一條染色體的創建,拼上了最后一塊“拼圖”。釀酒酵母......

    借助科技考古,黃公略烈士終于“回家”了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研究揭示染色體結構維持復合物Smc5/6的組裝及調控機制

    6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王嵐峰研究組聯合復旦大學陳振國課題組、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趙曉嵐課題組,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Structural&Mol......

    染色體異常引起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阻滯機制獲解析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合成生物學領域重大突破,新工具低成本快速創造合成染色體

    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一項突破性新技術,或將徹底改變合成生物學領域。該方法被稱為克隆重編程和組裝平鋪天然基因組DNA(CReATiNG),為構建合成染色體提供了一種更簡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

    世界首例!真核生物全部染色體人工合成被實現

    11月8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合作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Project)”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及其子刊發布,此次成果發布標志著世界首個真核生物全......

    人類種了6000年的作物有了染色體級別基因組

    大麻又名火麻、漢麻、線麻等,籽用大麻在食品、醫藥、紡織、造紙等多個領域被廣泛使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9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麻類研究室聯合該校基因組與生物技術中心在《植物通訊》(PlantComm......

    人類基因全測序完成!最后的Y染色體的組裝和分析完成

    《自然》23日發表的兩篇論文公布了人類Y染色體的組裝和分析,Y染色體也是最后完成全測序的人類染色體。這項全球10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研究填補了當前Y染色體參考的諸多空白,帶來了對不同人群演化和變異的見解......

    從癌細胞中消除額外的染色體或能抑制腫瘤的生長

    大多數的癌癥都會表現出非整倍性,但其在腫瘤發生中的功能性意義卻是頗具爭議的;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題為“Oncogene-likeaddictiontoaneuploidyinhum......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