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
在保持組蛋白和DNA聯合的同時,通過運用對應于一個特定組蛋白標記的生物抗體,染色質被切成很小的片斷,并沉淀下來。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質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以及細菌蛋白質的“prorein A”特異性地結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現象活用開發出來的方法。 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預先結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與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體反應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達到精制的目的。 |
---|---|
實驗材料 | 細胞樣品 |
試劑、試劑盒 | 甲醛 甘氨酸 PBS SDS Lysis Buffer 洗脫液 RNaseA 蛋白酶K omega膠回收試劑盒 |
儀器、耗材 | 離心管 超聲儀 電泳儀 離心機 |
實驗步驟 |
一、細胞的甲醛交聯與超聲破碎(第一天)
1. 取出1平皿細胞(10 cm平皿),加入243 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終濃度為1%(培養基共有9 ml)。
2. 37℃孵育10 min。
3. 終止交聯:加甘氨酸至終濃度為0.125 M。450 ul 2.5 M甘氨酸于平皿中。混勻后,在室溫下放置5 min即可。
4. 吸盡培養基,用冰冷的PBS清洗細胞2次。
5. 細胞刮刀收集細胞于15 ml離心管中(PBS依次為5 ml,3 ml和3 ml)。預冷后2 000 rpm 5 min收集細胞。
6. 倒去上清。按照細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使得細胞終濃度為每200ul含2x106個細胞。這樣每100 ul溶液含1x106個細胞。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劑復合物。假設MCF7長滿板為5x106個細胞。本次細胞長得約為80%。即為4x106個細胞。因此每管加入400 ul SDS Lysis Buffer。將2管混在一起,共800 ul。
7. 超聲破碎:VCX750,25%功率,4.5 s沖擊,9 s間隙。共14次。
二、除雜及抗體哺育(第一天)
1. 超聲破碎結束后,10 000 g 4℃離心10 min。去除不溶物質。
2. 留取300ul做實驗,其余保存于-80℃。
3. 300 ul中,100 ul加抗體做為實驗組;100 ul不加抗體做為對照組;100 ul加入4 ul 5 M NaCl(NaCl終濃度為0.2 M),65℃處理3 h解交聯,跑電泳,檢測超聲破碎的效果。
4. 在100 ul的超聲破碎產物中,加入900 ul ChIP DilutionBuffer和20 ul的50xPIC。
再各加入60 ul ProteinA Agarose/SalmonSpermDNA。4℃顛轉混勻1 h。
5. 1 h后,在4℃靜置10 min沉淀,700 rpm離心1 min。
6. 取上清。各留取20 ul做為input。一管中加入1 ul抗體,另一管中則不加抗體。4℃顛轉過夜。
三、檢驗超聲破碎的效果(第一天)
1. 取100 ul超聲破碎后產物,加入4 ul 5M NaCl,65℃處理2 h解交聯。
四、免疫復合物的沉淀及清洗(第二天)
1. 孵育過夜后,每管中加入60 ul ProteinA Agarose/SalmonSperm DNA。4℃顛轉2 h。
2. 4℃靜置10 min后,700 rpm離心1 min。除去上清。
3. 依次用下列溶液清洗沉淀復合物。清洗的步驟:加入溶液,在4℃顛轉10 min,4℃靜置10 min沉淀,700 rpm離心1 min,除去上清。
洗滌溶液:
(2)highsalt wash buffer-one wash
(3)LiCl wash buffer-one wash
(4)TE buffer-two wash
4. 清洗完畢后,開始洗脫。
每管加入250 ul洗脫buffer,室溫下顛轉15 min,靜置離心后,收集上清。重復洗滌一次。最終的洗脫液為每管500 ul。
5. 解交聯:每管中加入20 ul 5M NaCl(NaCl終濃度為0.2 M)。
6. 混勻,65℃解交聯過夜。
五、DNA樣品的回收(第三天)
1. 解交聯結束后,每管加入1 ul RNaseA(MBI),37℃孵育1 h。
2. 每管加入10 ul 0.5 M EDTA,20 ul1M Tris.HCl(PH6.5),2 ul 10 mg/ml蛋白酶K。45℃處理2 h。
3. DNA片段的回收----omega膠回收試劑盒。最終的樣品溶于100 ul ddH2O。
六、PCR分析(第三天)
展開 |
注意事項 |
1. 注意抗體的性質。抗體不同和抗原結合能力也不同,免染能結合未必能用在IP反應。建議仔細檢查抗體的說明書。特別是多抗的特異性是問題。 展開 |
其他 |
一、染色質免疫共沉淀簡介 二、ChIP的一般流程
甲醛處理細胞---收集細胞,超聲破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體,與靶蛋白-DNA復合物相互結合---加入ProteinA,結合抗體-靶蛋白-DNA復合物,并沉淀---對沉淀下來的復合物進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異性結合---洗脫,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復合物---解交聯,純化富集的DNA-片斷---PCR分析。
三、PCR分析
ChIP-chip在描述轉錄結合因子動力學中的研究、染色體結構組分的分布、在組蛋白的修飾、組蛋白修飾蛋白和染色體重建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ChIP-chip 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在體內進行反應;在給定的檢驗細胞環境的模式下得到DNA相互關系的簡單影像;使用特異性修正抗體鑒定與包含有一個特異性后轉錄修正的蛋白質的相關位點;直接或者間接(通過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的鑒別基因組與蛋白質的相關位點。缺點是:需要一個特異性蛋白質抗體,有時難于獲得;為了獲得高豐度的結合片段,必須實驗演示胞內條件下靶標蛋白質的表達情況;調控蛋白質的基因的獲取可能需要限制在組織來源中。
總之,ChIP-chip 技術的發展為析活細胞或組織中DNA與蛋白質的相互關系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力的工具。在未來的研究中,將對芯片的構建進行改進,提高其實用性。使用易于獲得抗體,增加這種方法的可用性。
展開 |
9月13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在國際期刊《細胞報告》(CellReports)在線發表論文,利用冷凍電子斷層三維成像方法,揭示了體外組裝和體內染色質纖維一種普遍存在的雙螺旋折疊模式。在......
調控基因組元件的高階三維(3D)組織為基因調控提供了拓撲基礎,但尚不清楚哺乳動物基因組中的多個調控元件如何在單個細胞內相互作用。2023年8月28日,北京大學湯富酬團隊在NatureMethods(I......
在真核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結構的重新建立對于維持基因組完整性和表觀遺傳信息傳遞至關重要。DNA復制一方面破壞母鏈DNA的親本核小體,另一方面新生核小體必須在DNA子鏈上重建。染色質組裝因子CAF-1......
由于小鼠的易實驗性和強遺傳性,其一直是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廣泛的動物模型。但是,胚胎學研究發現,小鼠早期發育的許多方面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從而使有關人類發育的推論復雜化。英國劍橋大學等研究團隊合作構建了......
堿基編輯器是基于CRISPR/Cas9發展的新一代基因組編輯技術,可誘導單個堿基的突變,而鮮有關于特異性介導A-to-G和C-to-G雙突變的堿基編輯工具的研究。此外,關于堿基編輯系統與染色質環境之間......
染色體核型分析對遺傳進化和多樣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詳細的染色體圖譜被認為有助于植物育種,并幫助生物學家進行基本的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圖像分析在染色體核型研究中應用廣泛,然而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染色質結構圖......
染色質經過螺旋纏繞濃縮形成染色體的過程,對于維持真核生物細胞正常體積至關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質濃縮發生在異染色質區,而常染色質區為方便轉錄過程則停滯在松散狀態不被濃縮。近期,來自清華大學和英國約翰......
基因組信息以染色質的形式存儲在細胞核中,147bpDNA纏繞組蛋白八聚體形成染色質最小單元核小體。核心組蛋白的柔性N末端以及球狀核心結構域存在大量共價修飾,如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等。組蛋白賴氨酸乙酰......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陳柱成教授研究團隊在《自然》雜志在線發表題為“人源PBAF染色質重塑復合物結合核小體的結構”(Structureofhuman......
在人類細胞中,總長約2米的基因組DNA通過與組蛋白纏繞形成核小體,并經過螺旋折疊等方式盤繞形成染色體進而團聚于直徑10微米的細胞核中。在細胞內的DNA需要進行轉錄等活動的時候,DNA才會從組蛋白中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