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楊慶遠課題組開發的系列柔性多孔框架材料,可實現乙烷乙烯的高效分離,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據了解,這類柔性多孔材料對乙烷表現出獨特的“門控”效應,即在乙烷分子的作用下,材料可以在小孔 (NP) 和大孔 (LP) 之間發生可逆結構相變。其中柔性多孔材料X-dia-1-Ni0.89Co0.11對乙烷和乙烯的吸附量之比為 9.1,遠超此前報道的大多數固體吸附材料,證實該柔性多孔材料可以從乙烷乙烯的混合氣中,選擇性地識別乙烷分子。通過原位變壓粉末X射線衍射和理論模擬研究,揭示了乙烷誘導的小孔到大孔結構轉變的機理。
由于乙烷和乙烯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化學性質,因此在工業上將這兩種氣體進行分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的低溫蒸餾分離過程通常需要在高壓和低溫下進行,這種方式導致乙烯等烯烴的純化所消耗的能源占據了全球能源消耗的0.3%。該研究為解決乙烷乙烯的分離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崔林松團隊與英國劍橋大學AlexanderJ.Gillett博士以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柳淵合作,提出一種高色純度深藍色有機發光材料設計新策略,開發了一系列色純度接近BT.2......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宏濱團隊與合作者,全面總結闡述了非富勒烯基有機光伏這一熱點研究領域在光物理和器件物理等方面的最新進展。相關綜述文章發表于《自然-綜述物理》(Natu......
名稱關于頒發成都方大炭炭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許可證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62分類核設施安全監管發布機關國家核安全局生成日期2024-04-17文號國核安發〔......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利峰團隊與意大利拉奎拉大學教授A.Politano團隊及南京林業大學教授D.W.Boukhvalov團隊合作,采用液相剝離法制備了二維層狀PtTe納米片(e-PtTeNS......
科技日報北京4月10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報道,美國理海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效率。使用該材料作為太陽能電池活性層的原型表現出80%的平均光伏吸收率......
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領導的仿生材料研究團隊開展了仿生布利岡結構多級次可重構纖維基元界面設計的系統性研究,提出“仿生適度有序布利岡結構”的概念,分級構筑了具有動態可重構纖維界......
記者今天從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決定對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商用燃氣燃燒器具、電子坐便器、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水性內墻涂料等7種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CCC認證,將低壓元器件由CCC自我聲明......
穿上一身由發光纖維織就的衣服,你就是街頭最“亮”的仔。但是傳統的發光纖維,總是離不開芯片和電池,這就讓相應的紡織產品體積更大、分量更重,很難做得柔軟、輕盈。4月5日,以紡織、材料、設計學科為特色的東華......
中新網上海4月5日電(記者許婧)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功能材料課題組研發出集無線能量采集、信息感知與傳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智能纖維,由其編織制成的智能紡織品無需依賴芯片和電池便可實現發光顯示、......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楊慶遠課題組開發的系列柔性多孔框架材料,可實現乙烷乙烯的高效分離,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據了解,這類柔性多孔材料對乙烷表現出獨特的“門控”效應,即在乙烷分子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