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機制,也成為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日,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海豐課題組和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等合作者在Microbiome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根際微生物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的重要機制。
此前的相關研究并沒有將植物微生物群,特別是根際微生物群作為考慮對象。這里的根際微生物,是指緊密附著于根際土壤顆粒中的微生物,以細菌為主,一般數量比根際外多幾倍至幾十倍。
根際微生物和植物間是互生關系,與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微生物大量聚集在根系周圍,將有機物轉變為無機物,為植物提供有效的養料;同時,微生物還能分泌維生素、生長刺激素等,促進植物生長。
錢海豐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可以這樣類比:腸道菌群參與了人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的整個生命過程。同樣,根際微生物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其組成隨著植物宿主的不同而變化,可幫助植物抵御外界脅迫。”
錢海豐團隊的研究發現,植物根際分泌物在重塑根際微生物的同時,根際微生物可以通過調節土壤氮循環和分泌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IAA)來反饋調控植物的生長和開花。
該研究表明,人類有可能通過改變根際微生物的組分有效調控植物生長和生殖,同時幫助植物抵御高溫、干旱、高鹽等不利的環境變化。研究在揭示植物與微生物新信號傳導途徑的同時,也為新型農用微生物制劑的研發提供了理論基礎。
2月23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團隊合作完成的題為Dynamicr......
引入根際競爭型有益菌,提升根際免疫,可有效壓制土傳病原菌及其“幫手”。南京農大供圖根際微生物群落構成了抵御土傳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線。迄今為止,大多數研究都聚焦于根際微生物如何直接抑制土傳病原菌的生長。近......
聯合國環境大會高級別會議14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與會國家元首、各國代表呼吁各國共同行動、采取可持續發展措施應對環境污染、扭轉環境惡化趨勢。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在會上發言說,“不可持續的行為方......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機制,也成為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日,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海豐課題組和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等合作者在Microbiome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機制,也成為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日,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海豐課題組和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等合作者在Microbiome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因水環境惡化、大氣環境督辦問題整改不力等原因,7月10日下午,環保部對吉林省四平市及公主嶺市、江西省景德鎮市、河北省衡水市、山東省淄博市,河南省滎陽市、山西省長治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府主要負責人進......
印度《商業標準報》18日報道稱,世界銀行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每年因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損失達80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7%。這份報告專門評估印度面臨的環境挑戰,報告指出,燃燒化石燃料所......
◎氣候變暖使病毒活躍◎生態被破壞使蚊蠅滋生◎環境惡化令傳染病抬頭30年現20余種“新興病毒”“H7N9禽流感是一個全新的對手,沒有明確的傳染源,也沒有明確的傳播途徑,因而也就難以切斷病毒播散途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