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四川黑水縣最高溫達到了30.6℃,這在當地并不多見。當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冰凍實驗室”)研究團隊,將一臺槍式造雪機搬上了位于黑水縣海拔4860米的達古冰川,在達古冰川淚湖邊完成了測試。
4日一大早,達古冰川管理局10多名工作人員就來到了海拔3620米的索道口,協助研究團隊將400多公斤重的造雪設備拆散之后,裝上索道運到山上,再由工程師重新組裝復原。下午2點左右,設備組裝完成。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工程師組裝好造雪設備之后,研究團隊對達古冰川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現場培訓,教會他們進行基礎的操作。
據工程技術人員介紹,目前只是設備測試實驗和人員操作培訓。這段時間,不僅氣溫高、水溫也高,因此,現在研究團隊并沒完全按照造雪條件進行準備。
達古冰川景區通常夏天氣溫不高,通常在8月底、9月初氣溫就開始下降,是川內游客喜歡的避暑勝地。但今年到了9月,景區仍處于較高的溫度下。因此,造雪機要在10月底才會完全投入使用,其理想工作狀態是在-2℃的環境中。澎湃新聞注意到,這是一款適合高山、大風條件下作業的槍式造雪機,耗能小,成本較低。
團隊成員謝宜達告訴澎湃新聞,團隊進行此類實驗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找到直接有效的方法,增加冰川物質,達到減緩冰川消融的目的,“一個冰棍化得快,十個冰棍放在一起就會化得更慢一些”,可以理解為抱團“取冷”。不過,這些人工干預方式,目前看來,只有達古冰川最適合,因為這里電力、水力、基礎設施都很完善,通達性很好。
冰凍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團隊這幾天用冰雷達對達古冰川的厚度進行了測量,雖然數據還沒有出來,但肉眼可見的變化還是挺大的。去年同期,冰川頂端還能看到一些零星斑駁的積雪,今年完全看不到了。
王飛騰說,冰川不斷消融,很難有冰川物質來源,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部分融化的冰水再轉換成雪,從而達到增加冰川物質,使其減緩消融的目的。國外一些滑雪場是建在冰川上的,他們也通過這種方式來延長每年的滑雪時間。
王飛騰認為,達古冰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距離縣城近,景區交通便利,纜車可以到達很近冰川的位置,距離僅一公里左右,具備人工干預的先天條件。其次,國內目前冰川具備旅游條件的不多,達古冰川作為一個景區,有發展旅游經濟的需求,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視冰川的保護工作。它不光有科學研究的價值,科普意義也非常大,達古冰川能讓游客切身感受到氣候變暖對冰川的影響。
王飛騰介紹,2023年,阿壩州組織部啟動了“黑水縣冰川保護人才港建設項目”,阿壩州科協在達古冰川成立達古冰川專家工作站。主要目的是提高保護冰川的水平,探索不同的保護方法。
氣候變暖背景下,達古冰川正加速消融。王飛騰此前介紹,達古冰川面積小,按照當前的速度消融,未來5到10年,達古冰川或許會徹底消失,急需保護措施。
2020年8月,王飛騰曾和團隊登上達古冰川,做了一場“蓋被子”試驗。
他們在達古冰川選取了500平方米的試驗場,覆蓋單幅寬2米、長度為50米的6卷土工織物,通過在冰川表面鋪設隔熱和反光材料,增大冰川表面反照率,在冰面阻擋太陽輻射和冰川的熱交換。試驗進行了兩個月,讓王飛騰和團隊欣慰的是,數據顯示,土工織物覆蓋區域物質平衡消融速率明顯低于未覆蓋區域;500平方米的土工織物使總消融量減少了34%。
9月4日,四川黑水縣最高溫達到了30.6℃,這在當地并不多見。當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冰凍實驗室”)研究團隊,將一臺槍式造雪機搬上了位于黑水縣海......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
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對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徑流汞排放的研究發現:季風期冰川徑流中總汞濃度高于非季風期,冰川消融對區域水生生態......
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消息,從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氣溫已經連續13個月刷新最高紀錄。這一氣候變化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專家觀測到,今年新疆天山一號冰川的消融速度明顯快于......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冰川退縮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冰川微生物區系的研究成為了科學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極端環境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唐古拉山冰凍圈與環境西藏自治區野......
過去幾十年里,地球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將太陽能地球工程這一概念落地,如通過向大氣層高空注入粒子來反射陽光,從而冷卻快速變暖的地球。現在,冰川學家又提出一種更昂貴也更具爭議的新方法來對抗氣候變化帶來......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西藏正在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野外考察和末端自動監測設備的現場安裝,考察結果將為西藏典型冰川監測評估提供數據基礎,以期為準確評估高原氣候與冰川變化、冰川水資......
佩特曼冰川是格陵蘭島最大的海洋終結性冰川之一。與大多數向海洋排放冰塊的冰川一樣,佩特曼冰川也會周期性地釋放出大冰山。但是,與海洋的接觸也意味著變暖的海水一直在從下面融化冰川的冰,這對海平面上升有影響。......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格陵蘭島的一個曾經高度穩定的冰川現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縮,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從2018年到2021年,格陵蘭島......
全世界有1500萬人面臨冰川湖引發洪水的威脅,其中僅4個國家就占了一半以上的風險。近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對冰川湖潰決洪水風險最大的地區進行了首次全球評估,并確定了優先緩解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