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川融水橫向遷移過程會對下游補給區水生生態系統碳循環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些科學問題在中、低緯度山地冰川鮮有報道,需要進行基礎性監測和深入研究。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杜志恒副研究員聯合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選取我國祁連山最大的大陸性冰川——老虎溝12號冰川作為研究對象。首次對我國山地冰川不同消融季節冰川末端冰洞、冰川融水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濃度及其同位素等指標開展了原位在線監測。
這份發表于2024年7月的研究結果顯示,冰川末端冰洞內存在較高的甲烷累積現象(高達5.7 ppm,比大氣中甲烷濃度高約3倍),對應于較低的二氧化碳濃度(低至168 ppm,比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低約2.5倍),數據表明冰川消融伴隨著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此外,研究發現,冰川末端融水亦存在甲烷的排放(3.7-108.3μmol m-2 day?1)和二氧化碳(?65.76?-8.32 mmol m?2 day?1)的吸收現象。值得關注的是,冰川融水中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隨著融水向下游遷移,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表現出減弱的特點。
同位素研究結果表明,甲烷的生成主要歸于乙酸發酵型,但是熱成因甲烷生成方式并不能排除。本研究強調,山地冰川如同一個個“煙囪”正在向大氣排放甲烷,但是與高緯度極地地區發育的大冰川相比,其濃度和通量大小處于“中等水平”。特別是中低緯度山地冰川退縮區,溫室氣體排放后與大氣中溫室氣體快速混合,如何準確并系統化地監測山地冰川溫室氣體排放量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甲烷作為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在全球變暖過程中導致的增溫強度遠高于二氧化碳。該研究成果為更好地認識山地冰川融水區以及下游河流或溪流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關系奠定了基礎。研究證實了山地冰川消融過程中伴隨著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未來仍需進一步加強冰川消融與溫室氣體源匯過程研究,特別是隨著冰川不斷加速消融,冰川及融水系統溫室氣體源匯如何變化、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級等科學問題亟需進一步研究。
該成果以“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in ice caves at a high-mountain glacier of China”為題發表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西北研究院杜志恒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北京師范大學王磊博士后為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和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項目等聯合資助,以及祁連山冰凍圈與生態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的支持。
圖1.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末端冰洞與裸露地貌特征 本文圖均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圖
圖2.不同時期冰洞內甲烷、二氧化碳濃度和其同位素特征
(原標題:研
一項針對全球超過27萬座冰川的分析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平均縮小了5%以上,損失了約7萬億噸冰,海平面上升了2厘米。隨著氣候變化的迅速發展,冰川融化的速度在過去十年中加快了三分之一以上。2月......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總站質檢中心”),在總站北京昌平興壽檢測基地組織開展了首批“環境空氣溫室氣體(CO2、CH4和N2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和“光散射法環......
9月4日,四川黑水縣最高溫達到了30.6℃,這在當地并不多見。當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冰凍實驗室”)研究團隊,將一臺槍式造雪機搬上了位于黑水縣海......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
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對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徑流汞排放的研究發現:季風期冰川徑流中總汞濃度高于非季風期,冰川消融對區域水生生態......
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消息,從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氣溫已經連續13個月刷新最高紀錄。這一氣候變化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專家觀測到,今年新疆天山一號冰川的消融速度明顯快于......
二氧化碳和硝基苯作為典型的溫室氣體和水體污染物,亟待處理。當前的處理方法是將二氧化碳還原為低附加值的碳質燃料,將硝基苯還原為毒性較低的苯胺。然而,硝基苯和二氧化碳也是潛在的碳氮資源。因此,一種一箭雙雕......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冰川退縮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冰川微生物區系的研究成為了科學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極端環境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唐古拉山冰凍圈與環境西藏自治區野......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的杜志恒副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在山地冰川溫室氣體源匯特征的研究上取得了進展。這項研究以我國祁連山最大的大陸性冰川——老虎溝12號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