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風刮來,北京等地天朗氣清。污染排放和氣象因素,哪個是重霾襲擾的“罪魁禍首”?
霾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無疑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費排放大量污染物,這是“元兇”。而靜穩天氣、風力小、濕度大等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導致污染物不斷累積,這是“幫兇”。
對于氣候變化和霧霾的關系,科學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人們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有人甚至不屑一顧地認為這是在找“替罪羊”。實際上,在應對霧霾時,充分考慮到氣候異常的蛛絲馬跡,有利于精準預報預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有研究表明,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頻繁出現,和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世界氣象組織稱,今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和氣候變暖相伴而來的,往往是靜穩天氣增多、降水日數減少、冷空氣活動變弱、平均風速減小,這加劇了霾的發生。
了解到氣候變化的危害,也有利于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減緩氣候變暖。
霾和短期天氣條件、長期氣候變化存在關聯,但其根源還在于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表明,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因。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大幅增加,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目前仍在不斷刷新紀錄。
遏制大氣污染物排放這個“元兇”以及氣象因素這個“幫兇”,別無他途,唯有“減排”。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很大程度上是同根同源的,工業排放、汽車尾氣、冬季供暖等因素,導致我國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
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污染排放,既有利于治理迫在眉睫的大氣污染,又有利于減緩未來的氣候變暖、減少子孫后代面臨的氣候風險。無論政府和公眾,都應該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多的力氣,綠色生產、綠色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2020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部署動員會議,超前謀劃應對重污染天氣,會議提出的創新、務實之舉,受到各地和企業的普遍歡迎。其中,對污染排放企業進行分類、實施差別化管......
“聽了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渾身充滿了干勁。”“報告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在聽取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接受采訪時紛紛......
汞作為危害最大的重金屬之一,被廣泛應用于農藥、氯堿化學、電池、電子器件等行業。水中的汞離子活性高,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威脅。汞污染的治理已成為全球環境科學技術領域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中國國家污......
隨著“大氣十條”初戰告捷,我國大氣治理進入持久戰階段,大氣質量的改善不再像之前那樣粗放,留下了部分待解決的“硬骨頭”。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打贏藍天保衛戰,將進行深層次的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科學院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的研究進展。這一研究將大氣細粒子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制作為核心科學問題,重點研......
圖片來源于網絡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利潤總額預測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銷售收入預測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國家......
圖片來源于網絡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利潤總額預測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銷售收入預測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國家......
據工信部網站1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工業綠色發展,工信部制定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
環境保護部15日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14日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00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16日至18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