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建德市舉行的“2022科創中國·智匯新安”活動上,全國首個“雙碳工業科技基地”揭牌,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5家單位聯合授予。
全年水溫約17℃的新安江穿城而過,森林覆蓋率達76%以上,全年空氣優良天數超過350天……山清水秀、生態宜人的建德市,同時以化工、建材為支柱產業,制造業投資占比一度高達33%。通過布局對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長期支撐和重大帶動作用的新興產業,建德市已培育了一批工業綠色轉型的新興引擎。傳統工業在建德產業結構中占較大比重,此次活動,建德市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探討雙碳目標下的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戰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將聯合建德,就低碳節能,生態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科研項目作推廣實施、效果評估,以及開展科普宣教等公益活動,在人才、科技創新方面達成進一步的探索合作。
截至2021年年底,農夫山泉已累計在建德投資建設五期項目,總投資40余億元,年產值達42億元;建德航空小鎮已建成浙江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浙江省航空產學研基地,正積極打造通航全產業鏈;建德高鐵新區過去五年累計落地建成新安有機硅、東方雨虹等5000萬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51個,規上工業產值占全市比重從16.2%提升至47%……從“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新一輪制造業攻堅行動,到打造綠色轉型的行業標桿,再到培育重要支撐平臺,建德通過構建“政府推動+示范帶動+產業聯動”的低碳發展體系,使綠色逐步成為縣域工業經濟的鮮明底色。
建德將出臺新的企業培育發展政策,進一步培育優質產業落地,繼續聚焦水、通航、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還將加大與高校院所的互動,促進科技提升產業升級。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閆俊華聯合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樊磊等科研人員,利用微波和光學遙感估算中國森林碳儲量時空變化格局。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遙感學報》(JournalofRemoteSen......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能源電力必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2月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指出,“實現能源電力轉型,必須......
近日,天津市科學技術局等6部門發布《天津市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強綠色低碳領域人才選拔培養,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積極引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發展急......
2023年1月16日,《中國碳中和產業合作發展報告2022》成果發布暨圓桌論壇在線上舉行。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產業合作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三方......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本市貫徹國家計量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計量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作用顯著提升;到2035年......
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碳中和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教席(籌)共同承辦,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推動碳達峰......
12月19日,由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發起的2022年度“雙碳科技創新典型案例”,經綜合評審,名單正式公布,共有18個案例獲此殊榮。“雙碳科技創新典型案例”主要面向國內能源領域企事業單位、科研......
當下的產業界,數字化和低碳化轉型正成為主流企業的共識。兩者在時代的潮流中不斷尋求融合。數字化技術幫助企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時實現碳排放的可信任、可追溯、可核查計量,而創新技術也在保證數據的采集、傳輸......
2022零碳中國杭州峰會11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院士專家、企業等齊聚,共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創新發展路徑,共探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助推加速邁向“零碳中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