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沈惠中團隊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全球908個海外燃煤電廠的投資數據,首次詳細量化了這些電廠在1960至2022年間由海外投資導致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可能推動新興經濟體化石燃料擴張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范圍內的海外燃煤電廠在滿足新興經濟體能源需求的同時,也成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推動力。盡管發達國家的政策正逐步減少對煤電的投資,但發展中國家的煤電項目擴張卻依然顯著。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的推動下,這些海外燃煤電廠不僅直接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還間接促進了當地煤電產業的發展,對全球氣候目標構成了挑戰。
研究分析了全球范圍內共9928個煤電項目,其中908個為海外燃煤電廠。2022年,這些海外燃煤電廠的裝機容量為127吉瓦,占全球煤電項目總容量的6%。二氧化碳排放量達0.53吉噸,占全球煤電項目總排放量的7%
歷史累計來看,海外燃煤電廠自1960年以來的累計排放已達26吉噸。發達國家在這些排放中占據主導地位(78%),但自2000年以來,發展中國家投資的海外燃煤電廠在排放中的份額逐漸增加,到2022年已達到39%。盡管一些國家對海外燃煤電廠的投資實施了限制政策,但全球范圍內的投資和排放并未明顯減少,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中。
該研究預測,海外燃煤電廠到2060年將新增15至30吉噸的碳排放。同時,發展中國家未來可能通過這些項目促進作業,間接增加6.3至45吉噸的碳排放。這表明,若無政策干預,新興經濟體將成為全球煤電排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此外,研究還分析強調了新興國家在投資與需求兩端對于推動與海外投資相關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關鍵作用。研究人員強調了國際綠色金融和跨國資本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全球協作,才能有效遏制海外燃煤電廠的持續增長。據了解,我國國于2021年9月停止資助海外煤電項目,并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海外投資,這在抑制外援煤電并促進全球電力行業低碳發展方面樹立了重要典范。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沈惠中團隊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全球908個海外燃煤電廠的投資數據,首次詳細量化了這些電廠在1960至2022年間由海外投資導致的直接......
司機可能會在接近十字路口時加速行駛,并在紅燈前猛踩剎車——這種常見的駕駛習慣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但是,一項近日公布于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的研究顯示,將汽車設計成在十字路口滑行,可以顯著減少每......
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2023年加拿大野火的碳排放估計達647萬億克,這一過量碳排放超過了2022年10個化石燃料最大排放國中7個國......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2023年加拿大野火的碳排放超過了2022年10個化石燃料最大排放國中7個國家的年排放量。這一發現增加了人們對森林是否能作為長期碳匯的擔憂。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2023年加......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相關統計核算、監測計量能力得到提升,為“十五五”時期在全國范圍實施碳排放雙控奠定基礎。據相關采訪報道,......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加強綠電、綠證、碳交易等市場化機制的政策協同”。碳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與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石玉勝團隊在全球生物質燃燒排放清單遙感估算領域取得進展。該團隊利用風云3D極軌氣象衛星火點監測數據,結合多源地基觀測和衛星產品反演可燃生......
中國 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與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近期在全球生物質燃燒排放清單遙感估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發現,在全球碳排放貢獻中,草原火災位居首位,年均貢獻量為12.1億噸碳......
“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6月2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在官方博客“蓋茨筆記”中表示,面對制造業、電力、農業、運輸業和建筑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一系列氣候技術已經經過驗證并準備......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