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 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Proteomics 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首位中國科學家——北京協和醫院黃超蘭教授,這一殊榮是對黃教授在蛋白質組學領域深耕多年的高度肯定,也是對她引領科技創新和積極實現成果轉化的國際贊譽。她的研究不僅推動了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創新發展,還在疾病診斷和新藥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轉化。布魯克很榮幸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在此,我們向黃教授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同時也向其他獎項的獲獎人致以最衷心的祝賀!

    黃超蘭教授(左)與 John R. Yates III 教授

     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

    黃超蘭教授受聘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專注于質譜與蛋白質組學前沿技術開發,在單細胞和定量蛋白質組學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黃超蘭教授聯手浙江大學方群教授一起攻關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將微流控芯片體系融合進蛋白質組流程中,成為了單細胞蛋白質組領域的先行者。2020年,更是在Cell雜志上發表了基于質譜絕對定量蛋白質組學新方法,揭示 CD3ε 在免疫信號轉導的新功能,協助合作者把此功能轉化到了新型的eCAR-T治療上,該研究被評選為當年的 “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及中國醫學科學院 “重要醫學進展”。對于疾病標志物的開發和疾病機制解析中,黃教授秉持“從臨床來到臨床去”的研究策略,密切關注臨床未被滿足需求和源頭的科學問題。在新冠疫情期間,黃教授與合作團隊基于4D-DIA蛋白質組學技術發表的深度尿液蛋白組學研究中,揭示新冠早期感染免疫抑制機制,提出 “兩階段” 模型,為新冠診療提供新方向,被評為期刊 “Top 50 SARS-CoV-2 Article”。隨后,在與多單位合作開展長新冠血漿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發現了 23個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的長新冠蛋白標志物,這將有助于長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識別,并為新干預措施的研發提供靶點。黃教授憑借技術創新與疾病研究,推動基礎科學與臨床轉化醫學發展,助力精準醫療與個性化治療。至今,已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超百篇文章,總引用超 6500 次。

    高通量整合性轉化4D-蛋白質組學質譜平臺(圖片來自昱言科技)

    image.png

    同時,黃超蘭教授還兼任昱言科技董事長及CEO。在轉化醫學領域,她強調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之間的緊密聯系,建立了“創新性前沿多組學技術優化-大規模發現-真實世界應用”的閉環鏈條。通過整合多組學方法,借助生信AI等大數據模型和算法,深入探討疾病機制,開發疾病標志物和原創藥物靶點。其中,基于臨床大隊列研究篩選出的腫瘤相關抗原TAA的特異性靶點Target-X,成就了具有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潛力的ADC藥物FS001的自主研發,臨床前數據顯示FS001的療效和安全性超越了現有市場上的ADC藥物,迅速吸引了多家國際制藥公司(MNC)青睞,競相爭奪,最后選擇了近百年歷史的法國制藥公司益普生(Ipsen)雙方達成深度合作,益普生獲得了FS001全球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獨家許可。這筆純粹由蛋白質組學技術轉化而成的,臨床前分子便能達成10億美元的交易,成為業界矚目的亮點。今年3月,昱言科技與蔡磊合作成立了蔡磊-昱言科技漸凍癥蛋白質組學功能靶點聯合研究實驗室,旨在通過蛋白質組學手段,為漸凍癥的研究與治療尋求新的突破,為更多疾病的臨床轉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黃超蘭教授研究團隊

    image.png

    黃超蘭教授的貢獻不僅在于科學研究的深度,更在于對前沿技術和臨床需求的敏銳把握,真正實現了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改善患者健康的實際應用,成功將藥物研發周期從傳統的10至17年縮短至僅3至5年,首次創業便創造了70億人民幣的輝煌成就。這與布魯克一直秉持的“致力于讓科學家能夠取得突破性發現,并開發新的儀器設備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我們也希望4D-質譜平臺可以助力更多的科學家做出創新性成果,將基礎科學與臨床需求相結合,推動醫學創新發展,不斷造福人類生活。

    image.png

    相關文章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創新計算框架在蛋白質設計方面獲突破

    在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計算蛋白質設計領域的重大進展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團隊宣布開發出一種名為MProt-DPO的創新計算框架,該框架利用人工智能(AI)和世界頂尖的超級計算機,推動蛋白質設計取......

    AI設計能提高蛋白質穩定性、精確度及效率

    人工智能(AI)蛋白質設計正在走向“更快、更好、更強”。美國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分院和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團隊開發了一款名為EVOLVEpro的AI工具,被認為是蛋白質工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團隊在最......

    深入剖析高度復雜混合物,探尋“隱藏信息”的利器

    ——布魯克磁共振質譜技術交流會布魯克磁共振質譜(MRMS)以其大于兩千萬的超高分辨率、超高靈敏度、以及可多樣擴展的靈活性,可以深度挖掘出其它類型質譜所不能提供的“隱藏信息”,使得高度復雜的混合物分析得......

    利用分子標尺技術對長鏈RNA的結構和構象動態開展研究或成可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課題組在《結構生物學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全面總結了利用非天然堿基對系統賦能分子標尺技術及其應用。隨著全球對由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關注度增加,如何通過深入理......

    研究揭示一種新型殺手基因能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布魯克先進質譜成像技術研討會盛大召開

    2024年10月25日深圳,布魯克先進質譜成像技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國際脂質組學學會會議同期午餐會在深圳順利舉行。國際脂質組學學會會議自創辦以來首次在中國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脂......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