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Seed germination and postgerminative growth)受到植物體內多種信號分子和外界環境因子所調控。例如,植物激素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抑制植物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而油菜素內酯(Brassinosteroids,BRs)拮抗ABA的抑制效果,從而促進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但BRs和ABA在植物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過程中的交叉調控信號通路及分子機理仍有待進一步揭示。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余迪求研究員領導的植物分子生物學組胡彥如副研究員研究發現,植物激素BRs信號轉導途徑中的關鍵激酶BIN2正調控ABA信號通路,從而抑制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一系列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分析表明,BIN2正調控ABA信號通路依賴于ABA信號途徑中的關鍵轉錄因子ABI5蛋白,且通過相互作用方式與之形成蛋白復合體。進一步研究表明,BIN2激酶能磷酸化ABI5轉錄因子,從而穩定ABI5蛋白水平及其生物學功能。相一致的是,ABI5蛋白磷酸化位點的突變不僅導致其不能被BIN2磷酸化,而且導致其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物學功能。此外,BRs和BIN2參與調控內源ABI5蛋白的積累,同時影響ABI5下游基因的表達水平。該研究證實BRs信號轉導途徑中的關鍵激酶BIN2能直接激活ABA信號途徑中的關鍵轉錄因子ABI5,從而介導BRs和ABA激素之間的平衡,進而控制植物種子萌發和萌發后發育。
相關研究以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2 Interacts with 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5 to Mediate the Antagonism of Brassinosteroids to Abscisic Acid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 為題在植物學刊物Plant Cell 上在線發表。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聯合基金(U120226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31401040)及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項目的資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近日,《科學進展》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盡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衡,即......
中新網合肥6月19日電(吳蘭靳瑾)記者19日從蚌埠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燒傷科褚維偉副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表明:微塑料也是導致脫發的原因之一。脫發是困擾很多人的“頂級”難題,在遺傳、免疫、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對25000多名初始健康的美國女性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攝入地中海飲食較多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23%。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孫廣宇教授團隊在鉀營養調控免疫、促進植物抗病性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Plant,Cell&Environment上。研究以煙草赤星病害體系為對象,解析......
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環糊精等為原料,基于低共熔策略制備了超分子玻璃。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上。超分子玻璃制備過程。......
中新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研究人員報道了環繞小型主帶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個經確認的相接雙衛星(兩個天體緊密連接)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