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18 15:03 原文鏈接: 瑞士科學家給冰川“蓋毛毯”延緩融化

      冰川“蓋毛毯” 極端方式防其融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隨著全球變暖的影響日益加劇,瑞士科學家正采用極端方式保護阿爾卑斯山脈最古老的隆河冰川(Rhone Glacier),包括為其蓋上毛毯“保溫”。

      隆河冰川是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中部隆河的源頭,在過去150年間急劇減小。為了減緩隆河冰川的融化速度,瑞士科學家每年夏季都會把數英里長的保護毯覆蓋在波狀冰丘上,把古老的冰包起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平均氣溫逐漸上升時延緩冰川融化。

      這種新奇的保護方式也讓游客以全新的角度欣賞隆河冰川。科學家們還在冰川內部鑿出隧道,以供游人穿行,深入接觸數千年未被開發的遠古冰層。

      認識冰川

      冰川是氣候變化的檢測器、調節器

      冰川是在高寒氣候環境下形成發育的、多年存在于高山地區的具有一定規模、且具有特殊運動形式的自然冰體。在寒冷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層在自重壓力下不斷密實形成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庫。

      中國知名冰川學者、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蒲健辰表示,氣候的寒暖變化,在冰川上會反映出其長度、面積、冰層厚度以及冰川溫度等的變化,冰川隨氣候的變化而消長,因此冰川是氣候變化靈敏的監測器。專家解釋說,許多氣候環境信息隨降雪一起沉積并保存于冰川冰層之中,所以冰川冰層本身也是記錄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重要信息庫。基于這些原因,科學家在偏遠高山地區建立了許多冰川觀測研究站,觀測冰川變化的各種過程,研究和揭示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過程和變化規律。

      此外,蒲健辰指出,冰川在形成過程中儲存了極其豐富的冷能資源,在氣候系統中扮演著調節氣候的功能,在氣候寒冷狀況下,冰川會吸收和儲存更多的冷能。在氣候變暖的狀況下,冰川本身會及時的釋放出冷能以調節和減緩氣候的快速變暖。所以說冰川是氣候變化的調節器。

      氣候變暖使冰川消融成為“主旋律”

      中國是世界上山地冰川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和高山地區,也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此外,冰川是中國西部干旱綠洲的命脈。冰川變化,直接影響綠洲地區的生存和發展,也影響大江大河水資源的補給。

      研究顯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和世界的冰川都處于消融退縮狀態。蒲健辰指出,在不同地區,冰川的退縮幅度是不同的。通過幾十年的觀測研究結果表明,有些冰川退縮比較強烈,有些緩慢,在一些地區也有穩定或前進的冰川。比如在青藏高原東南部及橫斷山區和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以及外圍地區,冰川的退縮比較強烈,而向高原腹地,冰川的退縮相對減緩,也出現少數穩定或前進的冰川,向西到喀喇昆侖山也出現一些前進冰川。

      高原北部的祁連山七一冰川,是中國冰川研究的發祥地。蒲健辰表示,20世紀70年代,七一冰川物質平衡年平均為360mm,處于較大的正物質平衡狀態;1984-1988年間物質平衡年平均為4mm,基本接近零平衡狀態;而2001年以來,冰川物質處于逐漸增大的虧損狀態,年平均虧損量超過 400mm。同時冰川末端也呈現出不斷退縮趨勢。1956-1975年間冰川末端以每年2米的速度退縮,1975-1997年間冰川末端以每年1米的速度退縮,而最近2001年以來的觀測表明,冰川末端退縮的速度在加快。

      冰川消融將帶來水資源危機、災害頻發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冰川消融退縮會帶來哪些影響?蒲健辰指出,起初利弊相宜,到消融退縮的后期,則弊大于利,形成水資源危機。

      專家解釋說,冰川消融過程會有大量的固體冰轉變為液態水體,流入江河補給河流。在冰川大量消融的初期階段,融水增加惠及河流與下游干旱綠洲區,有利于地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但在冰川大量消融到中后期,隨著一些大冰川的減小和中小冰川的消亡,對河流徑流的補給將會急劇減少而導致水資源危機。

      冰川強烈消融的弊端還體現在增大河川徑流量的過程,會產生洪流,也會導致很多冰湖潰決、洪水、泥石流以及滑坡等自然災害的頻發,形成洪水災害,危及沿途及中下游生態和社會環境以及生命財產安全。此外,還會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島國和沿海地區的安全。

      專家指出,冰川消融過程吸收大量的熱量,以犧牲冰體本身來調節和減緩氣候的變暖,當氣候持續變暖,長時期的冰川強烈消融,到中后期時會耗盡儲存的冷能,使冰川本身達到崩潰或消失狀態,這時就會完全失去調節氣候的功能,也失去冰川的高山固體水庫和水源涵養功能,危及水資源安全,使河流中下游和干旱綠洲區水資源缺口逐漸增大,將危及地區經濟發展,缺水會使區域環境嚴重惡化。

    ,

      留住冰川

      “蓋毛毯”能不能真的保住冰川?

      “果真能給每一條冰川、每一座雪山蓋上保溫毛毯,那將對抑制冰川的消融退縮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不失為重要舉措。”

      蒲健辰表示,為減緩冰川消融退縮,科學家在想方設法,為冰川蓋上保溫被毯,為冰川設計遮陽傘,在冰川上安裝反光鏡等等,聽起來似天方夜譚,都是為減緩冰川消融退縮,使冰川不至消失。

      為保護冰川及其環境,科學家聯合媒體呼吁,植樹造林、惜草惜木、保護植被、提高碳匯功能,利用自然能源、節約燃料、節約用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約用水、保護生態、善待生命,保護濕地、涵養水源,在冰川區觀光旅游,不攀登踩踏和直接接觸冰川、不亂扔垃圾、保持綠色出行、保護環境……蒲健辰表示,都是直接或間接保護冰川的舉措。

      “毛毯”造價昂貴,目前只能用于局部

      據報道,目前,一種雙層聚酯紡織的輕質保溫絕熱材料被用于冰川保護。蒲健辰介紹,如果在冰川上蓋上這種保溫絕熱材料,上層可反射強烈日光的照曬,下層隔熱性能良好,可有效地減少冰體的消融,可謂保護冰川不被融化的理想之材料。

      但這種保溫絕熱材料每平米造價達45000美元,極其昂貴。

      “試想從南北極冰蓋到全球各山地冰川,在如此廣闊的領域和巨大的冰面上要一一覆蓋上這種保溫絕熱材料,那得多大的保溫被毯和多少經費的支持啊?”蒲健辰表示,暫時拋開所需巨大經費的支持不說,就所要到達的高山、極地區域和生產這么多的保溫絕熱材料又談何容易。

      專家認為,為保護一條冰川或幾平方千米的冰川,尚可不惜代價,但大面積的覆蓋保護,在現階段還是難度很大。目前,人類阻止氣候變暖的能力有限,阻止冰川融化的能力更加有限。但科學家在繼續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保護措施,相信會有一天,冰川將得到人類的保護,冰川資源將永續并長存不衰。

      瑞士各地出奇招“挽留”消融中的冰川

      瑞士壯美的冰川景觀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瑞士冰川不斷消融,速度之快令人憂心。為應對這一狀況,瑞士各地奇招迭出,試圖最大限度地“留住”冰川。

      瑞士境內共有大小冰川1800多條,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消失。瑞士弗里堡大學冰川學專家馬蒂亞斯·胡斯說,過去150年,瑞士境內冰川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已經消融。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速度正在不斷加快,未來冰川融化的情況還會加劇。

      瑞士對冰川的監測始于1865年,系統性的觀察則始于1880年。瑞士冰川監測網絡提供的數據表明,在2011年受監測的96條瑞士冰川中,92條冰川長度縮短,3條保持穩定,只有一條略微增長。

      瑞士最大冰川——阿萊奇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最長的冰川,上下綿延23公里,覆蓋面積171平方公里。監測網圖表顯示,過去130年這條冰川長度縮短近3公里。羅納冰川長約8公里,從1980年至今,這條瑞士國內長度第五的冰川消融了約1.3公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通過數學模型模擬的冰川消融趨勢圖顯示,本世紀末這兩條冰川將只剩下頂部殘留。

      幾乎所有的瑞士冰川都將面臨相似的“命運”。胡斯說,本世紀末,瑞士約90%的冰川將全部消融,但具體情況還將視氣候變化的狀況而定,但冰川融化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

      為了防止冰川快速融化,瑞士各地絞盡腦汁,頻出“奇招”。在一些滑雪場,人們將特制的塑料或金屬薄膜覆蓋在雪山表面為冰川“保鮮”。

      瑞士著名旅游景點、南部的采爾馬特小鎮是冬季滑雪愛好者的天堂,由于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冰川逐漸減少。為此,當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對居民的生活熱源做出一定限制、制定嚴格的碳排放標準、只允許游客徒步游覽小鎮、禁止機動車駛入等。

      但有專家指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只能在短時間內起到一定作用并有地區局限性。減緩冰川融化最根本的是限制氣溫上升,這就需要盡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減排方面,瑞士最重要的努力是發展綠色能源。

      以太陽能為例,為了鼓勵企業和民眾使用太陽能,瑞士幾乎所有州政府對現有樓房安裝太陽能板的投入費用做出減稅規定。瑞士太陽能專業協會曾預計,到2035年,瑞士國內五分之一的供暖將來自太陽能。

      盡管如此,在胡斯看來,保護冰川絕非瑞士一國之力可以做到,氣候變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所有國家的通力合作。

      意大利調查稱珠峰冰川50年減少14% 消融速度加快

      意大利米蘭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調查發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冰川總面積在過去約50年中減少了約14%。近年來冰川的消融速度猛增至1958年至1975年平均水平的近6倍,主要原因應該是全球氣候變暖。

      研究小組警告稱:“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喜馬拉雅地區的作用類似于亞洲水資源儲藏庫。冰川和雪減少可能會對亞洲淡水資源及農業等造成嚴重影響。”

      研究小組使用珠穆朗瑪峰尼泊爾一側及其周邊約1150平方公里地區1958-2011年的人造衛星圖像,對冰川面積的變化進行了解析。結果發現,1958 年時為396.2平方公里的冰川表面積到2011年減少至339.5平方公里。冰川的頂端也比1962年倒退了400米。

      調查還發現,與1958-1975年年均0.12%的消融速度相比,近年來的消融速度已增至0.7%。面積不滿1平方公里的的小型冰川顯著減少,冰川表面積在過去約50年中減少了43%。

      據研究小組稱,現已確認自1992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周邊平均溫度因氣候變暖而上升了0.6度,這應該就是冰川消融的原因。

      研究小組成員Sudeep Thakuri博士表示:“已有報告稱尼泊爾等地旱季可利用的水量有所減少,水力發電輸出功率下降及水資源不足的情況日趨嚴峻。”

      2050年北極冰川或全部消融 未來極端天氣恐增多

      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快,北極冰層正在加速融化,但它融化的速度要比我們預期的快了很多,科學家已經做出警告,到了2050年北極冰川可能會全部消失。

      根據外國媒體報道,近日美國家海洋局(NOAA)發言人表示,北極冰川融化速度已經超過預期,此前的研究普遍預測北極完全無冰的日期在2015-2100年之前,但這次NOAA的報告卻將期限大大提前到2020-2050年。

      相關負責人表示,北極正常情況下總會有一些海冰覆蓋,每年夏季融冰,冬季則結冰,如此循環。但最近幾年隨著全球暖化,北極海冰在夏季的融化速度被大大提高。根據2012年一份關于海冰融化的記錄指出,自1980年代以來北極已經損失了三分之四的海冰。

      在未來夏日期間北極海冰大量消融有3點重大影響:會為該地區鉆探資源和航運打開大門、會毀滅北極熊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棲息地、會給生活在更南部維度的人們帶來更多極端天氣。雖然他表示現階段很難下判斷說兩年前的特大暴風雪或者珊迪颶風是由北極造成的,但隨著北極暖化而越來越多極端天氣出現。

    相關文章

    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縮小了5%以上

    一項針對全球超過27萬座冰川的分析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平均縮小了5%以上,損失了約7萬億噸冰,海平面上升了2厘米。隨著氣候變化的迅速發展,冰川融化的速度在過去十年中加快了三分之一以上。2月......

    50多年前,他為何能精準預測氣候變暖

    “近幾年這樣的熱搜頻頻出現:連續數月氣溫創歷史新高;今年是最熱的一年;2024年,出現了63年來最熱三伏天……難道每年都‘最熱’嗎?”“未來你很有可能每年都會聽到類似的說法——‘今年是最熱的一年’。”......

    50多年前,他為何能精準預測氣候變暖

    《氣候變暖與人類未來》,[美]真鍋淑郎、安東尼·J.布羅科利著,魏科、郭晨昦等譯,浙江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定價:109.9元■本報記者韓揚眉“近幾年這樣的熱搜頻頻出現:連續數月氣溫創歷史新高......

    氣候變暖下的冰川保護:“蓋被子”后再試人工造雪

    9月4日,四川黑水縣最高溫達到了30.6℃,這在當地并不多見。當天,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冰凍實驗室”)研究團隊,將一臺槍式造雪機搬上了位于黑水縣海......

    研究證實:山地冰川消融正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國山地冰川也正在經歷強烈消融,冰川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冰川加速融化是否會促進底部的溫室氣體釋放至大氣,以及冰川退縮后融水系統是否會釋放或吸收溫室氣體?冰......

    青藏高原冰川研究:冰川消融對汞循環的影響不容忽視

    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對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徑流汞排放的研究發現:季風期冰川徑流中總汞濃度高于非季風期,冰川消融對區域水生生態......

    航跡云帶來更多氣候變暖

    一項近日發表于《環境研究快報》的研究表明,在較高高度飛行的飛機會產生更持久的航跡云,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全球變暖。由于私人飛機和現代節能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高于其他客機,它們帶來的變暖比以前想象的還要嚴......

    減緩消融科研人員給冰川蓋上“棉被”

    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消息,從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氣溫已經連續13個月刷新最高紀錄。這一氣候變化帶來最大的影響是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專家觀測到,今年新疆天山一號冰川的消融速度明顯快于......

    冰川生境變化對微生物網絡結構影響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冰川退縮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冰川微生物區系的研究成為了科學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極端環境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唐古拉山冰凍圈與環境西藏自治區野......

    為避免海平面上升,科學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圍建屏障

    過去幾十年里,地球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將太陽能地球工程這一概念落地,如通過向大氣層高空注入粒子來反射陽光,從而冷卻快速變暖的地球。現在,冰川學家又提出一種更昂貴也更具爭議的新方法來對抗氣候變化帶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