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全國范圍31省(區、市)和新疆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消息,目前,全國范圍內的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制定并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將著力將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相關法規和政策標準,推動協同增效技術成果的轉化。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力,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為此,他強調要深刻認識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同根同源的特征,通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協同共治來減排,充分發揮降碳行動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源頭牽引作用。同時,利用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協同促進低碳發展,使降碳與減污相互促進,實現“1+1>2”的效果。
衛健委進一步說明,為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相關部門已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強調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舉措。協同治理的廣度、深度在不斷加強,覆蓋領域也在擴大。在生態環境領域,通過依托現有管理體系,推動污水處理的節能和資源化利用,優化土壤污染修復技術,推進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清單的編制,形成了一系列協同治理效果,協同效應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改革探索的氛圍也在加強,生態環境部支持浙江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積極探索協同治理模式。通過一系列創新試點,包括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理念和措施融入大型活動的設計和施工環節,浙江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實踐成果。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圍繞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突出目標任務、區域領域、政策監管協同,探索減污降碳協同管理長效機制,統籌各項減排要求,積極支持各地開展創新試點,培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試驗田”。
【生態環境部:全國范圍31省(區、市)和新疆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消息,目前,全國范圍內的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制定并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將著......
【生態環境部:全國范圍31省(區、市)和新疆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消息,目前,全國范圍內的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制定并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將著......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全面淘汰短鏈氯化石蠟等8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這是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后取得的重要進展。相關企業、協會、生態環境部門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新污染物的管......
數據顯示,甘肅省2023年共審批環評項目2565個,總投資4687.85億元。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已完成環評審批241個,審批完成率84%,年度投資額2358.34億元。剩余46個項目中,15個已完......
在國際公認的四大新污染物(即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塑料等)中,微塑料是唯一呈粒子狀態的污染物。隨著塑料產品種類和數量的指數增長,微塑料污染已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環境問題。更值得關注的......
如果企業在線數據不達標,面對較高費用的脫硫處理設施,有沒有“捷徑”可以繞道而行?還真有。就簡單的三樣東西:塑料軟管、三通管件、氮氣瓶,而且安裝簡便,半小時完工。繼去年10月新京報記者臥底環境監測機構之......
廣東珠海市首個天然氣處理終端二氧化碳(CO2)回收利用項目近日正式動工建設,建成后預計生產周期內平均年碳減排量達16.16萬噸,對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達成“雙9碳”目標有積極意義。該項目是“美麗中國......
新污染物因危害大、不易治理等特點而備受關注。其中,抗生素和微塑料為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陳令新團隊針對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新污染物環境行為與生態環境危害機理研究方面取得......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名單,武漢大學獲批9項,立項數與北京大學并列,位居高校第三。獲批項目分別是信息管理學院李綱教授《情報學視角下的科技安全領域國......
固定污染源廢氣氨和銨監測采樣設備研發項目情況說明 目前,國內尚無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氨和顆粒態銨鹽同步監測的商品化專用采樣設備。為有效支持管理決策,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廢氣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