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長楊世林表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即將迎來發展的春天,該產業應該抓住機遇進行創新,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機遇幸臨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就包括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已成定局。”楊世林說,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到科技組討論時提到,新興產業是我們國家今后經濟發展、結構調整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新興產業在2009年發展得非常好,成為我國調整結構、保持國家GDP增長率達8.7%的重要主力軍,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增長率為21%,和機械制造、航天等產業一起名列前茅。這標志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醫藥產業已進入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他建議,相關醫藥協會、學會應認真研究我國今后經濟結構調整、轉換增長方式等機遇,做強、做大生物醫藥。另外,行業組織應組織產業抓住這一重要機會,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更多、更好的政策,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從生物醫藥的創新來講,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楊世林說,國家發改委曾發文專門對生物醫藥產業設立專項,進行創新藥物的支持。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了700多個藥,其中約600個左右是創新藥物,占總數的80%。在我國中長期發展規劃當中,16個重大專項中有2個屬于醫療衛生領域——其一為國家重大疾病,其二為創新藥物。同時,創建的平臺也為創新藥物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評委,楊世林估計,“十一五”期間國家支持的某些重大藥物研發項目會在“十二五”期間推向市場。“經過近10年甚至20年的積累,一批好的、有基礎的、有前景的創新藥物有望在‘十二五’期間推出,這將推動我國整個醫藥產業的發展。”
專注創新
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對于生物醫藥產業來說也不例外。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醫藥市場“蛋糕”進一步做大。但在“分蛋糕”的過程中,醫藥工業面臨的問題卻有增無減。“比如說藥品降價,‘兩會’中漲薪呼聲四起,即將發布的新版GMP標準提高,要改造就得花錢,所有這些都在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實際上制藥行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生存和發展越來越不容易。”
楊世林說,“唯一的出路就是一定要在創新藥物上下工夫!”在成本越來越高,普藥價格不能提升的情況下,創新藥物成為提升整個行業利潤率很重要的一個方向。他建議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在新藥創新方面應加大投入,以促進企業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如今,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相關部門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楊世林說,以科技部重大專項為例,今年國家投入幾十個億,預計“十二五”期間會投入近百億元,“十三五”將達到150億元。從“十一五”的情況看,很多資金是支持平臺建設的,“但是我相信‘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肯定支持品種研究,這是促進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他認為企業必須要靠創新獲好的產品,沒有好的產品,企業靠廣告宣傳可能會增加銷售量,但同時企業成本也增加了,而利潤率卻沒有提升。“真要想提高利潤率,一定要搞創新藥,國家還有很多優惠政策,包括在價格、稅收方面都會支持新藥研發。”
據有關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醫藥行業工業產值僅占GDP總量的2.7%。而根據國際標準,比例達到GDP總產值5%的產業才算是支柱產業。楊世林建議,國內醫藥企業尤其是生物醫藥企業應抓住國家對新藥創新的重點支持機遇,加快創新研究,促進行業發展。“如果我國醫藥行業增長速度從21%能突破到50%,占GDP總量從2.7%達到5%以上,醫藥產業就能從新興產業變為支柱產業,這是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醫藥人所要努力的方向。”
自1月26日下午2點開始,藥明康德股價突然出現大量拋售,直接觸及跌停板,顯示市場的悲觀情緒。同時,大量的賣單堆積,顯示出強大的賣出壓力。這一下跌趨勢迅速影響到了整個生物醫藥板塊,造成了板塊整體的動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 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科學儀器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在生物醫藥領域,方案提出:探索有序放......
2024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常委、復星國際聯席CEO陳啟宇積極履職建言,圍繞紓困專項基金設立、生物醫藥源頭創新、大型醫療器械健康發展、醫療服務高質量運行等問題提交了四份提案,多維度推動上海科創中......
陶曄璇委員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上代表農工黨上海市委表示,要通過強化標準建設、技術支持、政策引導,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生物醫藥是上海大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是重點......
基于全球未來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及我國的重點研究方向,結合當前至2035年我國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探索性提出我國未來生物醫藥產業需重點關注和大力支持的十大領域(排序不分......
——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2024年1月20日,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前沿技術......
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1月19日消息,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師、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具備顛覆性技術創新......
日前,新開源披露公司子公司上海新開源精準醫療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新開源”)與華道(上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道生物”)于近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本協議”)。華道生物指導上海新開......
近年來,南京市把生物醫藥作為“2+6+6”創新型產業體系的主攻方向,持續聚力強鏈補鏈延鏈,加大引導和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活動,進一步提升產業鏈整體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