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 Alu sequences mediate enhancer-promoter selectivity的研究論文。
轉錄調控在維持細胞功能和正常發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中,增強子(enhancer)作為調控基因轉錄的重要元件,往往需要通過遠距離染色質環化與目標啟動子(promoter)相互作用,從而決定基因的時空表達特異性。這一過程參與細胞命運的決定,并在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增強子能夠精確地選擇需要激活的目標啟動子,以準確調節特定基因的轉錄時間和轉錄水平。然而,增強子和啟動子配對選擇的特異性是如何實現的依然是未解之謎。
為了解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薛愿超團隊利用實驗室此前開發的RNA原位構象測序技術RIC-seq,系統捕獲了增強子RNA(eRNA)和啟動子來源的非編碼RNA(uaRNA或PROMPTs)之間的相互作用,并構建了高分辨率增強子-啟動子RNA互作(EPRI)圖譜。與傳統的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如Hi-C、HiChIP、ChIA-PET等不同,RIC-seq技術可直接鑒定增強子和啟動子非編碼RNA之間的空間互作位點,并據此推導增強子-啟動子的鏈接網絡,因此在解析增強子-啟動子互作的序列特征方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基于EPRI圖譜,該研究發現增強子與啟動子之間的配對選擇特異性受到基因組重復序列Alu的調控。Alu序列是哺乳動物尤其是人類基因組中廣泛分布的重復元件。研究發現,增強子和啟動子RNA中的Alu序列充當了增強子-啟動子之間相互交流的中介,并通過多種實驗證明增強子RNA和啟動子RNA中反向互補的Alu序列可通過堿基配對形成RNA雙鏈,從而決定增強子-啟動子的配對選擇特異性。這一發現揭示了Alu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新機制,并為探究增強子和啟動子非編碼RNA在轉錄激活的功能提供了新視角。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將非編碼區突變映射到增強子-啟動子RNA互作(EPRI)圖譜,構建了"突變-功能"圖譜,系統地注釋了非編碼突變(尤其是Alu元件的刪除和插入)影響的靶標基因,為探究疾病發生提供了寶貴資源。研究進一步發現,位于Alu元件中的突變可能會影響眾多蛋白質編碼基因的轉錄,從而對細胞命運產生重要影響。例如,癌基因PTK2增強子中的多態性Alu元件刪除能夠顯著降低癌細胞增殖和侵襲能力,這為Alu元件突變與癌癥易感性之間的關聯提供了重要線索。
該研究從非編碼RNA的角度上揭示了增強子-啟動子配對選擇特異性的原則,并將非編碼風險變異與其分子功能聯系起來,為探索基因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以及疾病發生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王寬誠教育基金等的支持。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平臺和實驗動物平臺也為該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奧地利科學院MagnusNordborg和YoavVoichek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位置依賴性轉錄調控序列。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勝和研究員任充華合作,以美洲大蠊為研究對象對其肢體再生的轉錄調控機制進行解析,找到了兩條(BMP/JAK-STAT-zfh-2-B-H2和Notch-drm/bow......
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產量主要由畝穗數、千粒重和穗粒數決定。穗型結構影響小麥的小穗數、穗粒數和產量,是育種改良地重要的選擇性狀。挖掘小麥穗發育重要調控因子與解析分子調控機制,對小麥穗型的分子......
纖維小體是一類可以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的多酶復合體,在生物質能源與合成生物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產纖維小體細菌根據底物種類調控纖維小體組分的表達,從而實現對特定底物類型的高效降解。在典型的產纖維......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Alusequencesmediateenhancer-promoterselect......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Alusequencesmediateenhancer-promoterselect......
盡管密集地排列在細胞核中,但儲存我們遺傳信息的染色體總是處于運動狀態。這使得染色體的特定區域能夠被接觸到,從而激活一些基因。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科技學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研......
微生物育種技術正朝著自動化、標準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在短時間內將設計構建獲得大量工程菌種,如何快速、準確地篩選到目標高產菌種是工業菌種迭代的關鍵限速步驟。生物傳感器可將目標化合物的濃度信號轉化為熒光......
CRISPR-Cas9系統為基礎的基因編輯技術極大的推動了生物醫學研究的進步。除直接編輯基因組DNA外,研究者還將失活型Cas9(dCas9)與轉錄調控元件或染色體修飾元件融合,構建出可實現轉錄和表觀......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在血細胞發育期間能開啟和關閉特殊基因表達的蛋白—EGR1(早期生長應答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