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科學院Magnus Nordborg和Yoav Voichek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位置依賴性轉錄調控序列。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據介紹,人們對真核轉錄的了解大多來自動物和酵母,然而,植物分別演化了十億多年,為轉錄調控的分化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研究人員開始闡明植物順式調控序列的基本特性。通過對四種植物物種進行大規模平行報告分析,研究人員證明了轉錄起始位點(TSS)下游序列在轉錄調控中的核心作用。
與位置無關的動物增強子不同,植物調控元件取決于它們的位置,因為改變它們相對于TSS的位置會顯著影響轉錄。
研究人員通過鑒定一種在維管植物中保守的DNA基序,強調了TSS下游區域在調節轉錄中的重要性,該基序足夠以劑量依賴的方式增強基因表達。大量位置依賴性增強子的鑒定表明,植物和動物在基因調控方面存在根本差異。
奧地利科學院MagnusNordborg和YoavVoichek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位置依賴性轉錄調控序列。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勝和研究員任充華合作,以美洲大蠊為研究對象對其肢體再生的轉錄調控機制進行解析,找到了兩條(BMP/JAK-STAT-zfh-2-B-H2和Notch-drm/bow......
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產量主要由畝穗數、千粒重和穗粒數決定。穗型結構影響小麥的小穗數、穗粒數和產量,是育種改良地重要的選擇性狀。挖掘小麥穗發育重要調控因子與解析分子調控機制,對小麥穗型的分子......
纖維小體是一類可以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的多酶復合體,在生物質能源與合成生物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產纖維小體細菌根據底物種類調控纖維小體組分的表達,從而實現對特定底物類型的高效降解。在典型的產纖維......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Alusequencesmediateenhancer-promoterselect......
微生物育種技術正朝著自動化、標準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在短時間內將設計構建獲得大量工程菌種,如何快速、準確地篩選到目標高產菌種是工業菌種迭代的關鍵限速步驟。生物傳感器可將目標化合物的濃度信號轉化為熒光......
CRISPR-Cas9系統為基礎的基因編輯技術極大的推動了生物醫學研究的進步。除直接編輯基因組DNA外,研究者還將失活型Cas9(dCas9)與轉錄調控元件或染色體修飾元件融合,構建出可實現轉錄和表觀......
密植栽培是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有效途徑。但在密植條件下,植株間相互遮蔭誘發植物的避蔭反應綜合征(shade-avoidancesyndrome,SAS),如下胚軸和葉柄的伸長、開花時間的提前、分枝的......
2019年9月17日,梅奧診所(MayoClinic)的孫杰團隊在Immunity期刊上發表了題為“ThetranscriptionfactorBhlhe40programsmitochondrial......
轉錄調控是生物體內由轉錄因子和其他調節蛋白協同或拮抗調控基因表達的重要生化機制。光信號是高等植物早期生長發育中光形態建成的決定性因素,其信號通路中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為負向調控因子,HY5為正向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