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A Patient-Derived Glioblastoma Organoid Model and Biobank Recapitulates Inter -and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的文章,建立了病人源性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模型和生物庫,涵蓋了腫瘤內及腫瘤間異質性。
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腫瘤位于皮質下,多數生長于幕上大腦半球各處。呈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并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膠質母細胞瘤表現出明顯的腫瘤內和腫瘤間異質性,從而使開發有效治療方式變得復雜。目前體外模型在保留親本腫瘤細胞和突變多樣性方面較局限,并且需要更長的產生時間。該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了生成和保存病人源性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glioblastoma organoid,GBO)的方法,涵蓋了親本腫瘤的組織學特征、細胞多樣性、基因表達和突變特征。GBO能夠可靠快速產生,并且移植到成年嚙齒動物大腦后會表現出快速侵襲性。科研人員通過檢測GBO突變譜與對特定藥物的反應和通過對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建模,進一步證明了GBOs測試個體化治療的實用性。
該研究表明GBO保留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主要特征,可以迅速用于治療患者。科研人員建立的生物庫為膠質母細胞瘤基礎和轉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APatient-DerivedGlioblastomaOrganoidModelandBiobankRecapitulatesIn......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大腦中的神經元如何與侵襲性膠質母細胞瘤建立連接從而觸發腫瘤生長。這種新的腫瘤激活機制為臨床試驗提供了起點。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9月1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誘發膠質母細胞瘤的突變位點,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惡性腦瘤,研究者指出,從腫瘤中分離出來的神經干細胞或許就是含......
上周,一篇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上的研究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發現,一款突破性的病毒療法顯著延長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命。研究人員們使用的是一種......
Glioblastomacells(orange)spreadthroughoutaflybrain(normalcellsinblue),usedtomodelhumancancer.Credit:......
近日,來自意大利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在文章中證明Wnt家族成員Wnt5a是促進膠質母細胞瘤發生侵襲的一個重要因子。該研究為阻止膠質母細胞瘤侵襲治療......
――研究人員發現了膠質母細胞瘤基因組中的一種DNA缺陷,這種缺陷與癌癥患者存活率密切相關。美國達特茅斯學院NorrisCotton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和統計學方法,發現了兩種不同DN......
大腦自帶的保護系統不僅將有害物質拒之門外,也不準救命的藥物進入。但這扇門也許很快就要打開了。血腦屏障是一層包圍著大腦血液供給系統的保護膜,抵御大腦不受細菌和有毒物質的侵害,但它同時也使治療腦癌或阿茲海......
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22日宣布,開發出一種可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抗體,相關臨床試驗即將展開。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腦瘤。常見療法是先盡可能地切除腫瘤,再采取放療和化療手段延長壽命。不過,......
患膠質母細胞瘤的病人一般在診斷后存活時間不超過15個月,目前仍然沒有治療這一絕癥的有效方法。最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能夠用于篩選膠質母細胞瘤治療藥物的新方法,他們利用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