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與國外高校合作,闡明了內質網分子伴侶通過內質網膜上的E3泛素連接酶RNF185調控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合成的新機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作為亮點文章推薦。
囊膜糖蛋白GP是埃博拉病毒感染和致病的關鍵蛋白,但其合成和調控機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研究發現,鈣聯蛋白-鈣網蛋白循環在蛋白二硫鍵異構酶的參與下使囊膜糖蛋白GP發生錯誤折疊,并通過自噬溶酶體途徑被降解。進一步研究發現,E3泛素連接酶RNF185催化囊膜糖蛋白GP的第673位賴氨酸發生K27修飾的泛素化,泛素化修飾后的囊膜糖蛋白GP通過內質網自噬通路被轉運到細胞質內降解。
該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GP通過劫持宿主的鈣聯蛋白-鈣網蛋白循環、內質網相關降解通路和內質網-自噬通路來增強其對感染細胞的適應性。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與國外高校合作,闡明了內質網分子伴侶通過內質網膜上的E3泛素連接酶RNF185調控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合成的新機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
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博士高亞、教授田金徽和青年研究員葛龍牽頭,與來自12個國家的30名研究人員共同合作,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對埃博拉病毒病治療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循證研究。研究成果《特定藥物治......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致命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聚合酶負責病毒基因組復制過程,且具有較高保守性,是研發廣譜性藥物的重要靶標。由于分子量大、不穩定、易降解等原因,埃博拉病毒聚合酶三維結構的解析是世界......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矢量”中心葉卡捷琳堡病毒感染研究所所長、生物學博士亞歷山大·謝苗諾夫表示,由于基因結構不同,新冠病毒無法與埃博拉病毒結合,但人類卻可以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這種結果......
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頑固的、難以治療的、致命的腦瘤。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最不可能的盟友--埃博拉病毒的一部分--來治療這種癌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可能對治療最致......
美國強生公司是第一批宣布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企業之一,并且曾經成功研發并量產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如今,它正與眾多機構擴大合作加速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的研發。據悉,近日強生公司已與美國......
摘要:近日,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埃博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
RidgebackBio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于罕見病和傳染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評估單抗藥物mAb114治療埃博拉(Ebola)感染的臨床研究PamojaTulindeMai......
由于西非缺乏基礎設施,埃博拉疫情暴發時,醫生顯得“束手無策”,一間車載實驗室由此誕生了。圖片來源:M.ENSERINK_SCIENCE對身處埃博拉疫區的醫生來說,一間帶輪子的實驗室意味著什么?近日,由......
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組由蟲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水腫、出血、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為主要臨床特征。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發現了十幾種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熱,病原分屬于4科,即披膜病毒科、布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