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鹽是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對全球氣候變化、區域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全球和區域大氣模式未能準確模擬硫酸鹽的觀測結果,表明大氣中存在硫酸鹽的未知生成機制。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團隊,聯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Joseph S. Francisco團隊、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張秀輝團隊發現,在潮解NaCl顆粒上,SO2可以發生非均相光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鹽。研究通過實驗和量子化學理論計算證實,在酸性條件下,溶液中的氯離子可以和水合氫離子及氧氣結合自發形成[Cl--H3O+-O2]復合體,并在氙燈光源激發下,發生電子轉移過程生成Cl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Cl自由基和OH自由基均可以將亞硫酸鹽氧化為硫酸鹽。其中,Cl自由基可以被四價硫還原為Cl-離子,呈現出顯著的催化效應。
由于Cl-的弱吸光性,其活化為Cl自由基被認為需要強氧化劑(如OH自由基、O3等)參與。本研究突破了關于大氣中Cl活化的傳統認識,證實了在光照作用下,不需要其他強氧化劑的參與,Cl-便可與空氣中的O2同時被活化,生成表面活性氧物種,增強大氣氧化性并促進二次硫酸鹽形成。而SO2非均相氧化過程產生的H+可以促進Cl-的光活化,表明Cl-光活化和SO2非均相氧化具有協同促進效應。顆粒物界面過程對大氣氧化性的增強和二次顆粒物形成的促進作用及其正反饋機制,是大氣霾化學污染區別于以往典型污染事件的重要特征,也是大氣霾化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氯化物是自然排放量最大的海鹽氣溶膠的主要成分,且在燃燒排放的顆粒物中普遍存在,揭示含氯顆粒物界面過程對大氣氧化性和二次顆粒物形成的影響機制,有助于推進對于大氣霾化學污染成因的認知。
相關研究成果以Photoactivation of chlorine and its catalytic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ulfate aerosols為題,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項目的支持。
2024年4月2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印尼一批次椰糖檢出漂白劑含量不符規定。通報顯示,印尼制造廠或出口商名稱為CV.HARIMABAROKAH,臺灣地區進口商為西霸企業有限公司......
硫酸鹽是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對全球氣候變化、區域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全球和區域大氣模式未能準確模擬硫酸鹽的觀測結果,表明大氣中存在硫酸鹽的未知生成機制。中國科學院生態......
硫酸鹽是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對全球氣候變化、區域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全球和區域大氣模式未能準確模擬硫酸鹽的觀測結果,表明大氣中存在硫酸鹽的未知生成機制。中國科學院生態......
中藥有害毒物檢測技術共涵蓋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流程、真菌毒素有機毒物檢測、有機毒物檢測方案、二氧化硫殘留檢測方案、重金屬檢測方案等。樣品制備解決方案可以簡化和提高農藥、除草劑與農藥殘留分析的樣品制備和耗材......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自從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火山多次猛烈噴發以來,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研制的搭載于高光譜觀測衛星上的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發揮單日覆蓋全球的......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1822701、42061124001、41773068、41922037、41721001)等資助下,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谷保靜與國內外合作者利用多模型耦合分析,......
本法系用酸堿滴定法、氣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分別作為第--法、第二法、第三法,測定經硫黃熏蒸處理過的藥材或飲片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可根據具體品種情況選擇適宜方法進行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加壓裝置研究了高壓下二氧化硫的物性,首次在二氧化硫中發現了壓力誘導的可逆非晶多形態相變,相關研究成果以Press......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則視頻,稱有些蓮藕被二氧化硫浸泡過,看著又白又嫩,賣相特別好,但二氧化硫超標。西安市場上的蓮藕情況咋樣?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又是否超標呢?1月7日,華商報記者在大型蔬菜批發市場、某連鎖超......
二氧化硫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五大空氣污染源之一,主要產生于煤炭燃燒和航海運輸中的尾氣排放。與此同時,二氧化硫也是一種用于生產硫酸的重要工業原料。傳統的石灰石/石灰脫硫工藝會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液,帶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