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道,《情感紊亂雜志》刊登中日科學家共同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周吃幾次西紅柿可以使罹患抑郁癥危險降低一半。
據統計,超過20%的人在一生的某段時間會發生抑郁,女性抑郁癥發病率比男性更高。老年人群抑郁癥發病率也相對較高,其原因是健康狀況一日不如一日,親人離世以及孤獨等。
研究人員表示,西紅柿富含的多種抗氧化成分具有抗擊多種疾病功效。其中番茄紅素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和心臟病危險。多項早期研究認為,番茄紅素與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關系密切,其機理是番茄紅素可降低氧化壓力,防止健康大腦細胞受損。
為了進一步探索番茄紅素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日本東北大學博士天津醫科大學教授牛凱軍及其同事對多項早期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分析。研究涉及近1000 名年齡至少為70歲的女性參試者。研究人員調查了參試者的心理健康病歷與飲食習慣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與每周吃西紅柿不到1次的人相比,每周吃西紅柿 2―6次的人罹患抑郁癥的危險降低46%。每天吃西紅柿可以使抑郁癥危險降低52%。但是研究發現,卷心菜、胡蘿卜、洋蔥和南瓜等健康果蔬卻沒有這種奇的特抗抑郁功效。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目前尚無法確信番茄紅素是否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但是新研究結果的確表明,經常吃西紅柿對抑郁癥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番茄是世界上產值最高的蔬菜作物,因風味獨特深受喜愛。然而今天的消費者常常抱怨“番茄越來越沒有番茄味了”。“糖含量是風味的首要因素,但是糖含量與果實大小負相關,產量和品質是一對矛盾,現有番茄商業品種,尤......
根據最新《自然·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大規模二期隨機對照試驗顯示,一種在家進行的腦刺激療法能改善重度抑郁障礙患者的癥狀。重度抑郁障礙是患者致殘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自殺死亡最重要的前兆之一。目前,一線治療......
隨著深秋來臨,景色蕭瑟、氣溫下降等因素可能容易使人產生抑郁、悲觀等情緒。盡管短期的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存在很大區別,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抑郁癥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經歷過嚴重傷害或其他壓力事件的人更易患抑......
人類的大腦只有3磅多重,但也許是人體中、甚至是宇宙當中最復雜的系統之一。在這個三磅重的“宇宙”中,成萬億的電信號和化學信號交織在一起,賦予了我們情感、意識、記憶和認知。近幾十年來,神經生物學在對外界感......
認知功能障礙和抑郁癥狀往往在老年人中同時發生。早年抑郁癥被證明是癡呆癥的一個危險因素,而晚年抑郁癥可以被認為是癡呆癥的前驅癥狀。相反,認知功能障礙或癡呆癥也可能歸因于抑郁癥狀。這表明認知功能障礙與抑郁......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核醫學科教授賈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龔啟勇團隊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與腦結構協變網絡異常的表達模式相關。抑郁癥的高致殘致死率與自殺意念和行......
香港大學醫學院6日表示,其醫學團隊在抑郁癥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進展,即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代謝物——高香草酸具有緩解抑郁癥的作用,為抑郁癥治療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港大醫學院終身講席教授賈偉及其科研......
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領域近年迎來多項突破。比如阿爾茨海默病領域兩款靶向淀粉樣蛋白的抗體已經獲得FDA的批準,今年有望迎來第三款抗淀粉樣蛋白抗體的批準。精神分裂癥領域也有望迎來數十年來首個新機制藥物......
近日,《梅奧診所進展:數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AI技術結合聲音技術診斷2型糖尿病的文章。該研究顯示,只要對著智能手機說幾句......
抑郁癥(M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思維遲緩、飲食和睡眠差等癥狀,MDD患者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的增加有關,死亡率也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癥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