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兩個保守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可能是新型的抗衰老靶標。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蔡時青博士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博士合作完成。通過使用多種方法和系統,作者確定了保守的衰老負向調節因子,從而為如何實現健康衰老提供了新的見解。
衰老往往--伴隨著生理功能的逐漸下降,并且是許多慢性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癌癥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對長壽調節機制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步。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然而,盡管預期壽命在全球范圍內有所增加,但壽命的延長往往并不伴隨著健康生活的延長。因此,如何實現健康的衰老(即健康期的延長)是當今最重要且最具挑戰性的健康問題之一。
蔡時青博士實驗室的先前研究表明,增加神經遞質可以改善老年動物的行為表現。他們還表明,神經遞質水平的變化可能導致個體中與年齡相關的衰老率有所不同。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秀麗隱桿線蟲,小鼠模型以及人類相關數據來篩選新型的抗衰老靶標,并闡明了調節認知衰老的機制。
首先,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RNAi篩選,尋找調節衰老秀麗隱桿線蟲行為惡化的基因,進而確定了59個潛在的調節性基因。通過反向遺傳學技術,他們發現神經元表觀遺傳閱讀因子BAZ-2和神經元H3K9甲基轉移酶SET-6是調節衰老相關分子信號途徑的關鍵。刪除baz-2和set-6可以防止線蟲出現與衰老有關的攝食行為惡化現象。
通過分析已公開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同源因子BAZ2B和EHMT1的表達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并且與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進展呈正相關。他們的發現表明,BAZ2B和EHMT1是關鍵的衰老調節劑,似乎是新型的抗衰老靶標。
“維持肌肉的水平是抗衰的最好方式,因為肌肉不單是運動器官,也是維持機體代謝的重要器官。我建議老年人和上班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高強度運動和耐力運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常常會發現肌肉......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醛是與過早衰老有關的代謝副產物。近日,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揭示了對早衰疾病的深入見解,以及健康個體在對抗衰老方面的潛在策略,例如控制接觸酒精、污染......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辰宇、陳熹、王延博,醫學院教授方雷等人通過研究揭示了一項重大發現:年輕血液中的小細胞外囊泡(sEVs)具有顯著延長壽命、恢復整體生理功能以及逆轉與年齡相關的退化變化的能力。4......
懷孕的狀態施加相當大的生理壓力在產婦。基于這一觀察,懷孕被認為是一種自然的挑戰,可能會揭示與未來疾病風險相關的潛在壓力相關的脆弱性。然而,目前還缺乏一種生物標志物來衡量懷孕造成的總體生理損失。&nbs......
脂質在生物體內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可作為信號分子、能量儲存分子和細胞膜組分。這些功能涉及哺乳動物細胞中數千種脂質,脂質代謝失調與多種疾病相關,如動脈粥樣硬化、癌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慢性腎病等。以往......
時間如梭,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的步伐并非一成不變——即使在同齡人之間,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器官老化的程度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性說明個體的生物學年齡,即生理狀態所反映的年齡,可能與其實際年......
時間如梭,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的步伐并非一成不變——即使在同齡人之間,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器官老化的程度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性說明個體的生物學年齡,即生理狀態所反映的年齡,可能與其實際年......
人腦中有一個“弱點”,這是一個特定的高階區域網絡,不僅在青春期后期發育,而且在老年時也表現出較早的退化。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個大腦網絡特別容易受到精神分裂癥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的第二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僅次于肺癌)。標準化療只能略微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整體生存率,為對雄激素剝奪療法無效的患者提供姑息性益處。之前的研究表明,促進衰老的治療可以初步抑制......
據最新發表在《EMBO報告》上的一項研究報道,日本大阪大學和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證明,受損的溶酶體可通過微自噬機制修復,并確定了這一過程的兩個關鍵調控因素,這對于預防衰老至關重要。為確定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