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組分箱確定了微生物硫桿菌屬(Thiobacillus)和厭氧菌屬(Anaeromyxobacter)參與砷氧化依賴自養固氮及相應代謝途徑。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生物固氮在提供生物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寡營養的重(類)金屬污染的環境中。與海洋和土壤環境中生物固氮的廣泛研究相比,我們對金屬污染土壤中生物固氮的認知仍然有限,但有研究證明,從金屬污染土壤能分離出具有抗重金屬能力的異養固氮微生物。
孫蔚旻團隊先前的發現證明了在尾礦樣品中,Serratia能夠從As(III)氧化中獲得能量進行化能自養固氮。然而,砷氧化依賴自養固氮是否存在于其他砷污染的環境中,以及哪些微生物在這些環境中參與這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仍有待確定。
因此,孫蔚旻團隊假設砷氧化依賴的自養固氮可能發生在金屬污染的環境中,通過使用砷污染樣品建立微宇宙實驗,利用DNA-SIP、擴增子測序和宏基因組學等方法以驗證上述假設。在微宇宙培養過程中,只有在添加As(III)后,才能觀察到生物固氮(固氮酶活性和15N分餾系數)和砷氧化活性;在未添加As(III)時,則無生物固氮和砷氧化活性顯示。
該結果說明在金屬污染土壤環境中存在砷氧化依賴的生物固氮過程。同時只有在添加As(III)后,nifH和aioA基因豐度才會隨著孵育時間顯著增加,且二者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這表明有微生物參與了該地球化學過程。DNA-SIP證明了Thiobacillus 和 Anaeromyxobacter可能參與了該地球化學過程。利用宏基因組分箱技術拼接基因組草圖,得到了Thiobacillus 和 Anaeromyxobacter的基因組草圖,且均含有固氮、固碳和砷氧化基因,進一步證明兩者具有參與砷氧化依賴生物固氮的代謝潛力。
該研究揭示了土壤中硫桿菌屬和厭氧菌屬介導了砷氧化依賴的生物固氮。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硫酸羥胺。課題組供圖羥胺是一種重要的化工中間體,在醫藥、農藥、紡織、電子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耿志剛團隊另辟蹊徑,設計出一種全新的、可持續的方法成功合成羥胺。他們通過等離......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發現了銻氧化依賴自養固氮的全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同時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組分箱確定了微生物紅環菌科(Rhodocyclaceae)和根瘤菌科(Rh......
12月2日,河南大學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學路團隊在《科學》發表研究論文,揭示了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能力調節的分子機制。在研究中,該團隊發現一種新的能量感受器蛋白可以通過重新調整根瘤內......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組分箱確定了微生物硫桿菌屬(Thiobacillus)和厭氧菌屬(Anaeromyxobacter)參與砷氧化依賴自養固......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組分箱確定了微生物硫桿菌屬(Thiobacillus)和厭氧菌屬(Anaeromyxobacter)參與砷氧化依賴自養固......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發現了砷氧化驅動生物固氮的全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同時,該團隊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組分箱,確定了微生物Serratia(沙雷氏菌)參與了此過程......
沙棘是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根部與放線菌共生固氮,適應缺水少肥的華北及西北貧瘠地區,是防風固沙功臣;其果實富含維生素C及黃酮等活性物質,是健康飲品的原料供給者;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經濟價值。近日,《......
生物固氮每年能向陸地生態系統提供40~100Tg的氮素,其中共生和自生固氮菌是生物固氮的主要貢獻者,它們能將大氣中的氮還原成氨,可為植物生長提供有效氮,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土壤肥力并提高植物生產力。因此,......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道了兩例基于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