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道共同揭示運動鍛煉給機體帶來的諸多好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tomcorsonknowles.com
【1】JGIM:瑜伽等運動可以治療下背部疼痛并促進睡眠
doi:10.1007/s11606-019-05329-4
波士頓醫學中心(BMC)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瑜伽和物理療法(PT)是治療并發的睡眠障礙和背部疼痛,同時減少用藥需求的有效方法。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雜志上。
文章結果顯示:瑜伽課或12對1 PT訓練12周后,睡眠質量可持續顯著改善52周,這表明這些非藥物方法具有長期益處。此外,在治療6周后早期疼痛得到改善的參與者,在經過完整的12周治療后,其睡眠改善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半,這表明疼痛和睡眠密切相關。慢性腰背痛(cLBP)患者常見睡眠障礙和失眠。先前的研究表明,患有cLBP的人中有59%的人睡眠質量較差,而53%的人被診斷患有失眠癥。治療失眠和背部疼痛的藥物都有嚴重的副作用,并且使用睡眠藥物會增加與藥物濫用和死亡的風險。
【2】Front Physiol:運動真的有利于健康,且任何時候開始運動都不晚!
doi:10.3389/fphys.2019.01084
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從未參加過持續鍛煉計劃的老年人,與同齡的高水平訓練有素的優秀運動員一樣,擁有鍛煉肌肉的能力。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完全不習慣鍛煉的人,也能從負重訓練等阻力訓練中受益。
這項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雜志上,來自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老年男性的肌肉鍛煉能力。第一組被劃分為"運動健將"--70多歲和80多歲的人,他們一生都在鍛煉,仍然在他們的運動項目中處于頂尖水平。第二組是年齡相仿的健康個體,他們從未參加過有組織的鍛煉計劃。
【3】eLife:短時間的運動就可以增強大腦功能
doi:10.7554/eLife.45920
大多數人都知道有規律的鍛煉對健康有益。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它也會讓你更聰明。俄勒岡州波特蘭市OHSU的神經科學家們對老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短時間的運動直接促進了一個基因的功能,這個基因增加了海馬區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海馬區是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區域。這項研究發表在網上的eLife雜志上。
研究者表示,鍛煉很便宜,你不需要昂貴的健身房會員資格,也不需要每天跑10英里;之前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經常鍛煉可以促進大腦健康。然而,很難將運動對心臟、肝臟和肌肉的總體益處與對大腦的特定影響分開。例如,一顆健康的心臟可以為包括大腦在內的整個身體提供氧氣。
【4】Obesity:運動的時間是減肥成功的關鍵
doi:10.1002/oby.22535
在一項針對375名成功保持體重減輕、從事中到高強度體育活動的成年人的研究中,大多數人報告稱,他們每天鍛煉的時間保持一致,早晨是最常見的時間。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在國家體重控制注冊中心成功的減肥維護者中,每天進行中到高強度體力活動(MVPA)的時間一致性是否與MVPA水平有關。肥胖研究還發現,無論人們是在早上、下午還是晚上堅持鍛煉,堅持鍛煉時間與較高的身體活動水平有關。
【5】Nat Med:有規律地鍛煉或能幫助機體有效抵御心臟病的發生
doi:10.1038/s41591-019-0633-x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為何鍛煉能夠幫助機體有效抵御心臟病的發生;研究者表示,有規律地鍛煉能通過減少諸如膽固醇和血壓等風險因素來保護機體的心血管系統健康,但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是完全清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為此他們就想更好地理解慢性炎癥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慢性炎癥或會促進動脈中斑塊的形成。
文章中,研究者分析了體育鍛煉影響骨髓活性的機制,尤其是造血干祖細胞(HSPCs,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s能夠轉化成為任何類型的血細胞,包括促進炎癥發生的白細胞等;機體需要白細胞來抵御感染并移除外來病原體,但當白細胞“過分熱情時”,其就會在不合適的地方引發炎癥,比如動脈壁處。
【6】APNM: "高強度"鍛煉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記憶
doi:10.1139/apnm-2019-0495
癡呆癥是一種災難性疾病,加拿大境內大約50萬人受其影響,并且預計在未來十年中將急劇上升。近日,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運動對大腦的影響,進而發現高強度的鍛煉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力,這一結果對癡呆癥具有廣泛的意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雜志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強調了運動強度的重要性。進行短時間高強度運動的老年人平均記憶力提高了30%,而中度鍛煉的老年人平均記憶力沒有提高。“目前我們迫切需要降低老年人的癡呆風險的干預措施。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意識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而最有可能影響患病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是體育鍛煉。
【7】SSH:每周僅需兩分鐘鍛煉就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
doi:10.1007/s11332-018-0498-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port Sciences for Healt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伯泰鄧迪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對于60歲以上的人群而言,每周僅進行兩分鐘的鍛煉就能夠降低其患諸如癡呆癥等年齡相關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年齡在60-75歲之間的17名參與者進行研究,對其每周進行兩次培訓,為期10周時間;參與者被要求進行所謂的間歇性沖刺訓練(SIT,sprint interval training),同時其還被要求在休息前盡可能在固定的自行車上騎6秒,隨后參與者重復上述運動過程,直至其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夠完成一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8】Cell Metabol:何時鍛煉效果最佳?早晨和晚上鍛煉對機體產生的有益效應并不相同
doi:10.1016/j.cmet.2019.03.013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小鼠研究發現,鍛煉所產生的效應或會因一天中運動的時間而所有不同,研究者指出,早晨鍛煉或會增加骨骼肌中的代謝反應,而一天的晚些時候鍛煉或會在較長時間內增加機體的能量消耗。
我們可能都知道健康的晝夜節律有多么重要,睡眠不足或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后果,但目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仍然證實,機體的生物鐘會明顯影響機體的健康。研究者Jonas Thue Treebak表示,早晨和晚上鍛煉所產生的效果似乎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是由機體的生物鐘所控制的;早晨鍛煉能夠開啟肌肉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程序,使其能夠更加有效對代謝糖類和脂肪;而晚上鍛煉則會增加機體全身的能量消耗。
【9】Mayo Clinic Proceedings:肌肉鍛煉能夠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doi:10.1016/j.mayocp.2018.08.037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3000萬美國糖尿病患者中,90%至95%患有2型糖尿病。新的研究表明,強化肌肉力量可能是降低疾病風險的一種方法。對4500多名成年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中等肌肉量使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32%。其益處與心肺健康無關,肌肉力量水平較高并未提供額外保護。該研究結果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結果令人鼓舞,因為即使少量的阻力運動也可能有助于通過提高肌肉力量來預防2型糖尿病。然而,很難推薦一個最佳水平,因為沒有標準的肌肉力量測量,他說。
【10】Exp Physiol:鍛煉身體能夠提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doi:10.1113/EP087404
細菌通常意味著感染和疾病的發生,著或許是一種偏見。研究表明,我們體內的細菌細胞與人體細胞一樣多,甚至更多,這意味著它們在我們的生理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不同物種的數量和這些物種種群的均勻度)的提升伴隨著與健康水平的提高。發表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的效率(心肺健康)能夠準確預測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
研究結果表明高強度進行運動以改善心肺健康的關鍵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提高。在此之前,據了解,較高的心肺健康傾向于與更大的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相吻合,但尚不清楚這種關系是否歸因于體脂百分比或日常生活的體力活動。由于已知癌癥治療會引發對心臟代謝健康有害的生理變化,包括增加體脂百分比和降低心肺健康,因此,這項研究針對癌癥幸存者展開。本研究共招募了37名至少在一年前完成治療的非轉移性乳腺癌幸存者。
運動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將二者聯系起來的信號分子有不同版本和不同作用。新發現的版本專門針對短期運動而產生,缺乏這類版本的小鼠燃燒的脂肪更少。圖片來源:神戶大學/小川涉科技日報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張佳欣......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解讀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慢性病防控關......
衰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這一過程通常與心臟功能的下降有關,特別是在左心室和心房的舒張功能障礙和肥大方面。普遍認為,經常鍛煉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鍛煉的具體益處因方式和強度而異,美國運動協......
“中年發福不是代謝下降惹的禍”“越胖運動減肥越難”“每天八杯水的建議是否科學”等熱門科學話題,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事實上,這些成果均出自同一個實驗室——我國首個人類雙標水實驗室。近日,由中國科學......
有人認為,過多的極限運動會損害身體健康。但近日一項發表于《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的研究發現,能在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約1.6公里)的人,通常真實壽命會比預期壽命長幾年。定期鍛煉對心臟健康很重要,但過多的劇......
脂質是一類生物大分子,包括簡單脂質和復合脂質兩大類,脂質生物學與疾病之間存在許多關聯。復合脂質被定義為具有三個或更多化學部分,磷脂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它們在細胞膜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表明,復合......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鍛煉對身體有益似乎已是公認常識,但這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認知,人們對其分子層面的奧秘還不甚了解。不清楚這一過程,會影響人們對鍛煉強度、類型以及相應疾病和健康......
近日,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教授王笑峰和金力團隊根據多種社會因素評估了社會衰弱狀態,并首次發現了社會衰弱增加了運動認知風險綜合征(MCR)的發生風險,該評估方式可在社區及醫院用于識別MCR風險較高的......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鍛煉前后的老鼠和人體組織發現,隨著組織老化,一種脂肪分子會積累,但這種積累可以通過鍛煉來逆轉。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12日的《自然·衰老》雜志上。科學家......
近日,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JAHA)發表了題為:ProspectiveAssociationsofAccelerometer‐MeasuredMachine‐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