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月刊6日刊登一份研究報告,認定生物燃料不如想象中那樣“綠色”,可能加劇空氣污染,導致糧食減產,以至有損人類健康。
減產量
歐洲聯盟正推動發展生物燃料,以減緩氣候變化步伐。生物燃料發展及其影響是這份報告的主題。
報告說,白楊、柳樹和桉樹生長速度快,是可再生木材燃料的來源,先前被視為石油和煤炭的純凈替代品。然而,它們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化學物質異戊二烯,一旦在陽光下與其他空氣污染物混合,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
根據報告,燃燒木材燃料形成的臭氧有害農作物生長,將使歐洲境內小麥和玉米年產值減少15億美元。
尼克·休伊特與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同事參與這項研究。他告訴路透社記者,美國等大規模生產生物燃料的國家和地區面臨類似影響。
損健康
“種植生物燃料作物被當作好事情,它(有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休伊特說,“我們要說的是,‘對,這沒錯’。不過,生物燃料同時影響空氣質量。”
他說,“歐洲大規模制造生物燃料會造成少量卻重大影響,不僅導致糧食減產,還可能增加人類死亡率……據我們所知,先前沒有人研究過種植生物燃料作物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根據歐洲環境保護署研究數據,臭氧可能引發肺部疾病,每年致死大約2.2萬歐洲人。空氣污染主要來自化石燃料,每年導致大約50萬歐洲人過早死亡。
這份報告估算,如果借助可再生木材燃料實現歐盟2020年減排目標,可能導致歐洲每年將近1400人過早死亡,損失71億美元。
歐盟2009年承諾,耗用10年時間,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低于1990年排放量20%的水平;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7個成員國2020年前必須實現10%的燃料出自可再生能源。
報告建議,生物燃料作物種植園遠離污染嚴重的人口稠密地區,有助于限制臭氧形成。
待探究
休伊特說,聯合國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世紀會對全球造成更大危害,生物燃料因而成為減少碳排放的主要替代能源。
他說,現有研究沒有對比生物燃料的潛在危害和傳統燃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我們不適宜作這一對比”。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升溫已導致全球每年超過14萬人死亡。
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全球氣候升溫引發這些地區洪水、干旱和其他自然災害,數以百萬計民眾罹患腹瀉、營養不良、瘧疾等疾病。
為保障國家疾控局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防護”(簡稱監測項目)細顆粒物(PM2.5)成分監測數據質量,加強項目相關實驗室成分分析質量控制,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于2023年6-7月......
據《日本經濟新聞》最近報道,今年4月,總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的千歲實驗室公司在馬來西亞設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藻類培養設施,旨在利用二氧化碳生產生物燃料。該公司的目標是在用培養藻類制造生物燃料時,將其成本控制......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植物在清除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的有毒、致癌污染物方面是多么有效,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你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鑒于人們在家里、學校或工作場所花了90%的時間在室內,我......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記者7月1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常實教授團隊7月8日在《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Health)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首次提出長期高濃度臭氧暴露與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密......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郁金泰聯合國際國內多位知名學者,對三種常見空氣污染物,包括細顆粒物(PM2.5)、地面臭氧及二氧化氮不同時間窗口暴露濃度的風險效應進行估算,揭示了長期暴露于PM2.5顯著......
缺血性心臟病(IHD)是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2019年全球約有910萬人死于IHD。而急性冠脈綜合征(ACS)作為IHD的重要臨床綜合征,是一種致命的心血管急癥,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