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23 08:05 原文鏈接: 福島核廢水或將入海廢料成分仍待檢定

      日本政府計劃最早于2022年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海洋。自2011年因地震海嘯嚴重受損后,東京電力公司已在福島核電站的廢墟中收集了超過100萬噸的污染水,而存放這些含氚廢水的空間已經告急。

    據日媒報道,日本將最早于本月內正式決定將廢水排入海中。“這是流經已損壞的核反應堆的水,(我們)強烈認識到人們會存在抵觸感”,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簡稱規制委)委員長更田豐志在10月21日的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將加強周邊海域放射性物質的檢測,并公布排放廢水前后的放射性物質濃度信息。

    《中國科學報》在采訪和資料查找中發現,核廢水體量巨大、廢水的確切組成成分可能存在未知等都是需要審慎考量的因素,若處理不妥,因傳聞而導致的“風評被害”情況亦難以化解。

    此廢水非彼廢水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子立告訴《中國科學報》,按正常情況運行的核電機組,其中排出的廢水經過一系列處理后,可達到現行排放標準。但考慮到福島核電站處于廢棄狀態,其堆芯被熔毀后產生的核廢水與正常運行狀態下產生的核廢水有本質區別。

    “堆芯雖處于廢棄狀態,但內部的反應物狀態未知,因此凈化此類冷卻水的流程和一般的凈化流程是不同的。”張子立表示。

    若2022年福島核電站正式將核廢水排入海中,受太平洋環流影響,廢水中的輻射物將先北上,向東抵達北美西海岸以及夏威夷,再沿著赤道方向流經菲律賓,最后從我國臺灣地區東側回到日本。

    “由于洋流隔離,幾個主要海域面臨的輻射污染風險可能相對較低”。 張子立告訴《中國科學報》。但正式排放前,仍應有針對福島核廢水設立新的處理流程或規則。

    比活度仍待進一步測算

    實際上,將符合排放標準的核廢水排入海洋是現行通用做法之一。核廢料的排放除國際能源署規定外,各個國家的核安全委員會或類似組織會對本國政府的排放進行進行監督審核。

    福島核電站的廢水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之一是氚,核電站中的高放射性廢物需要大量海水冷卻,用于冷卻的海水被釋放出的中子活化,發生核反應,從而產生氚。氚也是影響廢水能否向海中排放的元素之一。

    以加拿大核安全委員會的標準為例,含氚廢水的排放活度分別有單位計量和總量的上限,其中單位質量的放射性活度為10的6次方每貝克勒爾每克,總活度為10的9次方貝克勒爾。

    《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核科學專家處獲悉,大量地稀釋、沖淡核廢水再排放是處理手段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行,屬于“治標不治本”。對福島而言,巨量的廢水并不能按常規操作處理——其現存的、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水已經超過120萬噸。

    也正因此,福島核電站待排廢水的具體成分仍需做進一步檢定和測量,其比活度仍需要專業的測量及換算。

    時間緊、任務重

    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其物理半衰期為12.3年,其產生的&beta;射線對人體形成外照射可以忽略。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蘭長林告訴《中國科學報》,核廢水中存在的氚,可經由食物鏈、呼吸道和皮膚途徑被人體攝入,部分可通過理化和生物作用,轉化為有機結合氚。

    “有機結合氚由于與體液中的氫互換,以及新陳代謝作用,會長期滯留在人體中,”蘭長林表示,因此,“輻射防護要考慮其生物半排期的影響”。

    在DNA大分子中,人體組織與氚結合,代謝過程非常緩慢,氚不但能通過&beta;粒子的電離作用產生直接生物效應,還可通過轉換突變方式,使得組織靶分子致畸、致癌,產生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

    2013年,日本曾啟動多核素去除設備,對福島核電站廢水中的62種放射性物質做處理,但其中并不包括氚。按現有技術看,分離氚的手段復雜、成本高、耗時長。在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關于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幾寸的核污水處理問題,“不能一直拖而不決”,但目前并沒有確定具體方針和時間。

    相關文章

    突發,日本一化工廠“鹽酸處理水”泄漏

    受1月1日發生地震影響,日本富山縣一化學工廠的鹽酸儲存罐導管發生破損,導致“鹽酸處理水”流入附近的河流中。報道稱,盡管“鹽酸處理水”酸性濃度超標,但截至目前尚未發現對人和魚類造成影響。▲日本廣播協會1......

    7.6級大地震后,日本核電站情況咋樣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日本撞機事件,已致5人死亡,稱事發前已收到降落許可?

    1月2日,日本航空公司飛機在羽田機場降落時發生爆炸,跑道起火。現場視頻顯示,飛機在滑行中突然爆炸起火,隨后火勢蔓延整個客機。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援引日本電視臺(NTV)2日最新報道稱,在東京羽田機場起火......

    日本近海海域強震引發海嘯中國專家分析海嘯影響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1月1日發生7.4級地震已引發局地海嘯,目前監測到81厘米的海嘯波。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專家孫立寧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與2011年日本“3·11”9.0級地震相比,......

    日本批準首個自擴增RNA疫苗

    近日,日本批準了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自擴增RNA(saRNA)疫苗——ARCT-154。據《自然》報道,該疫苗由美國創新RNA療法研發公司ArcturusTherapeutics與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公司C......

    日本圖謀大幅放寬武器出口禁令引擔憂

    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黨當地時間6日就修改防衛裝備品出口規則舉行會談。雙方同意放寬日本防衛裝備出口的相關限制,并將于年底前向日本政府提出相關建議,對現行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進行修改。日本大幅放寬......

    北海道海域大規模死魚,日本專家竟然稱對整體生態影響不大?

    大量魚類,如沙丁魚,擱淺在北海道函館市海岸[NHK]新聞報道,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現了大量沙丁魚等魚類擱淺,函館市等正商討如何處理大量死魚...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

    日本第三批核污水排海結束累計超2.3萬噸核污水流入大海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當地時間20日中午宣布,福島核電站第三批約7800噸核污水排放完畢,此次排放從2日開始,排放量同前兩次相同,約為7800噸。這也意味著,已有超過2.3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與此同時,福島......

    時間與金錢具缺導致日本世界級研究產出下滑

    10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發布了2023年日本科學技術指標報告。報告指出,盡管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但其在世界級研究方面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日本研究人員總數在全球排名第......

    俄羅斯站隊中國!限制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

    16日,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發布公告,俄方已決定自10月16日起對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實施限制。報道說,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稱,“作為預防措施,自2023年10月16日起,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