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0-08 14:09 原文鏈接: 科學家發現“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圖片.png

    圖片.png

    覃文新研究員在實驗室指導交流工作 葉佳琪攝

      10月3日凌晨,《自然》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癥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該研究通過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結合高通量化合物篩選,首次發現誘導TP53基因突變的肝癌細胞發生衰老進而特異清除肝癌細胞,對正常生長細胞無影響的肝癌精準治療策略,創新性地闡述了“One-two punch(組合拳式或分步式)”肝癌治療模式,有望為肝癌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

      肝癌是一種多基因參與、多因素介導、病理機制復雜的惡性腫瘤。最新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東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是肝癌高發區,而我國是肝癌 “重災區”。全球每年大約新增肝癌病例85萬例、死亡病例約80萬例,其中中國的肝癌新增與死亡病例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

      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約占肝癌患者85%-90%。對于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和肝移植仍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然而,由于肝癌早期診治困難,病情進展快、預后較差,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失去了手術時機。

      近十年來,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對肝癌基因組特性有了較深入的了解,許多信號通路中相關基因的突變與肝癌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然而與肺癌常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等不同,肝癌的主要突變類型并不能直接作為有效的藥物靶點,無成藥性。在臨床上,非特異性的多靶點藥物索拉非尼和樂伐替尼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標準療法,然而其臨床療效有限。

      長期以來,針對細胞增殖特點研發的抗腫瘤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鉑類、紫杉醇等,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人體內增殖更新的正常細胞如造血系統細胞、小腸上皮細胞、毛發上皮細胞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毒副作用嚴重。

      據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覃文新介紹,該團隊與荷蘭癌癥研究所Rene Bernards教授實驗室合作,利用肝癌細胞的自身特點(如TP53基因突變),首先特異地將肝癌細胞誘導進入某種特定狀態(如細胞衰老),該狀態下的肝癌細胞存在獲得性弱點,根據該弱點進行藥物篩選,并將此策略稱為“One-two punch(組合拳式或分步式)”肝癌治療模式。其“first punch”類似拳擊中組合拳的第一招“虛招”,即利用腫瘤細胞存在的特異突變,將其特異地誘導到某種特定狀態如細胞衰老狀態,使腫瘤細胞露出“破綻”,而對人體其他增殖的正常細胞沒有影響或影響較小。接下來的“second punch”類似拳擊中組合拳的“實招”,精準地將衰老的腫瘤細胞清除掉。

      Rene Bernards、Leila Akkari助理教授和覃文新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王存博士、金浩杰博士與荷蘭癌癥研究所Serena Vegna博士、Bente Benedict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為第一單位。該研究得到了來自歐洲研究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多項基金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07-3


    相關文章

    馬斯克惹惱了科學家?Twitter危機引發社交媒體大遷徙,科學家們去往何處?

    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Twitter總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標志,遠處有一只鳥在天空中飛翔。《自然》雜志一項調查的數百名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以前稱為Twitter的平臺。米里亞姆·維達爾·瓦萊羅(M......

    黑龍江建成95家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

    近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王選生物菌肥開發工作室在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揭牌。據黑龍江省科技廳最新統計,截至11月20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已發展到95家,為推動全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

    46位拿到“新基石”連續5年2500萬不看項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遼寧省認定首批2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科學家世界

    不久前,遼寧省認定了首批2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自獲得認定以來,不少教育基地相繼開展了公開課、主題展覽等特色活動,積極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現實中,一些教育基地的開放受到各種條件限制,難以......

    英國重返“地平線歐洲”項目

    近日舉行的一場深夜談判中,英國終于和歐盟達成協議,重新加入“身價”950億歐元的歐盟旗艦科學項目——“地平線歐洲”。這意味著英國科研人員可以申請“地平線歐洲”的項目資金并申請參與相關研究。據《自然》報......

    BCEIA2023第四屆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推動分析化學前沿領域的新發展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同期會議——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是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

    科學家利用神經網絡設計全新蛋白質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應用物理學雜志》發表的論文中,將注意力神經網絡與圖神經網絡相結合,以更好地理解和設計蛋白質。該方法將幾何深度學習與語言模型的兩種優勢結合起來,不僅可預測現有蛋白質特性......

    “大灣區科學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橋梁

    “大灣區科學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橋梁廣東加快推動粵港澳協同創新,蘇國輝院士率先在內地建立聯合實驗室“今天有沒有運動啊?”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與人聊天時,最常用......

    我國科學家創造城際量子密鑰率新紀錄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袁之良團隊與南京大學尹華磊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打破安全碼率-距離界限的異步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也稱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成功實現508公......

    專訪香港科學家陳清泉:研究電動車還要分秒必爭

    今年初,86歲的香港科學家陳清泉榮獲“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獎,頒獎詞是“中國制造,今天車轍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領航員。”他說:“以前雖拿過很多獎,但這個獎意義非凡,讓我驚喜,感到無比光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