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抑郁發生率和抗抑郁藥物的使用率皆居高不下,其中約1/3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卻未見效,對他們來說,經顱磁刺激(TMS)——用強有力的磁鐵非入侵性地刺激大腦細胞的療法——或許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實際上,TMS并非新療法,美國食藥監局在2008年就批準了該療法。其中新穎的地方是該療法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證據越來越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5億人受抑郁癥折磨,使其成為世界范圍內導致傷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大30%的抑郁癥患者不愿接受治療,并表現出自殺的想法和企圖,導致整體生活質量變差。
抑郁癥困擾著63歲的退休護士Brenda Griffith。Griffith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被精神病醫生James Beeghly診斷患有該病,此后她接受了幾乎每一種抗抑郁癥藥物處方。
抗抑郁癥藥物是相關治療中最為普遍的療法。然而,Griffith卻存在難治性抑郁癥,這是指患者在經過兩種或更多的抗抑郁癥治療之后仍然存在相關癥狀。
作為另一種選擇,Griffith曾使用電痙攣治療法(ECT),這一侵入性療法使電流通過大腦來治療更嚴重的抑郁癥。“ETC挽救了我的生命,但卻沒能讓我恢復正常,我不得不放棄護理工作。” 她說。為此,她選擇了TMS。
在經顱磁刺激療法中,一個小電磁線圈被放置在患者頭部的精確位置。對抑郁癥患者來說,這個位置是大腦的左額葉皮層,抑郁癥患者那里通常活躍度較低。對ECT相比,TMS的特點是非侵入性。當TMS剛開始應用于臨床時,很多人因為安全性問題對該療法猶豫不決。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該療法并無明顯安全隱憂。“非侵入性指的是不需要做任何手術。”愛荷華州立大學TMS專家Aaron Boes說,“實際上,TMS的安全性資料非常多,患者并未出現明顯的認知負效應,且癲癇風險低于0.1%。”
據悉,標準的經顱磁刺激療法通常需要4~6周,每周每天接受40分鐘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以閱讀或是與其他人說話。此外,患者可以自己前往或在治療后獨自離開,而不需要其他人陪護。在接受TMS治療3周后,Griffith的癥狀開始改善。“TMS讓Brenda變得更好,讓她更像本來的她。”Beeghly說。
據統計,58%的經過TMS治療的患者產生了積極反應,其抑郁程度降低了50%以上,37%的患者癥狀得到完全緩解。“TMS能夠形成較為持久的療效,但它并非治愈性的療法。它通常能夠持續9個月左右,然后需要持續性治療。”Boes說。
廣東醫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慢痛抑郁共病的腦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先進科學》(AdvancedScience)。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高達52%的慢性疼痛患者表現出抑......
有望促進無耗散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研究人員生成了一種可在納米尺度上傳播的自旋波,并發現了一種調節和放大它們的新途徑。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有望促......
記者6月1日獲悉,天津師范大學“認知與情感計算”跨學科融合創新團隊依托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與智能評估重點實驗室通過“人工智能+心理”這一方式,定制出個性化、精準化的心理健康評估、診斷、分析、干預解決方案......
由于住宅環境的綠化程度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因素,接觸綠色環境在減少生理應激和改善心理健康方面發揮的作用受到廣泛關注,但其中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2024年3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田耀華團隊在NatureMe......
KEYMessages:中國有231.6百萬6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視學術成就的文化中。與中國的經濟增長相一致,盡管全球出現了新的傳染性疾病威脅,但兒童和青少年的主要疾病負擔已轉......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核醫學科教授賈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龔啟勇團隊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與腦結構協變網絡異常的表達模式相關。抑郁癥的高致殘致死率與自殺意念和行......
在日常生活中,誤吞磁鐵是極其危險的行為,但在科學家手中,磁鐵有時卻是治病救人的工具。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東院區肝膽外科卻通過讓患者經口吞磁的方法,為一位克羅恩術后腸吻合口狹窄患者實現回腸結腸旁路磁吻合......
近年來,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導致腦梗死偏癱患者越來越多,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后期康復中因肢體功能受限而繼發抑郁,嚴重影響康復效果。但是,目前關于腦梗死偏癱患者繼發抑郁的機制尚未有明確的一致研究結論。在......
美國萊斯大學量子材料科學家發現,當原子做圓周運動時,它們也能創造奇跡:稀土晶體中的原子晶格受到一種名為手性聲子的螺旋形振動被激活時,水晶就會變成“磁鐵”。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在實驗中......
“青少年階段處于抑郁障礙的高發期,當我們無法科學識別的時候,常會將抑郁癥狀誤認為是壓力大、不夠堅強等生活問題來看待,從而延誤了診療,錯過了最佳干預窗口期。”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鋼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