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礦化是自然界的一種普遍現象,如牙齒、骨骼、磁小體等的形成。受其啟發,近年來,以生物分子為模板進行礦化也成為材料學家可控合成新材料的一種重要途徑,在納米影像、高靈敏傳感、腫瘤無創診療、疫苗、催化、電池等領域均有重要應用價值。
病毒納米顆粒(virus-based nanoparticle)是由病毒衣殼蛋白自組裝形成的空心籠形或管狀結構,尺寸一般10-200納米,具有精確的三維結構,是一種理想的納米材料生物礦化模板。它不僅可實現尺寸和形貌的精確控制,更提供了多功能整合的平臺。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李峰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先恩課題組合作,建立了一種普適性的蛋白籠內生物礦化的策略,即先在病毒納米顆粒內腔包裝一個預先合成的無機納米顆粒核心,再以該核心為種子,可控地生長厚度可精細調控的同質或異質無機納米外層。應用該策略成功地在野生型SV40病毒納米顆粒內礦化了一系列粒徑(≤10 納米)均一的AuNP及Au@Ag核殼型異質納米顆粒(圖)。該策略克服了傳統方法在蛋白籠內直接礦化的重要局限——種子生成條件苛刻情況下造成蛋白籠破壞,大大豐富了生物礦化種子材料的種類。該研究所構建的病毒納米顆粒-貴金屬雜化納米結構可用于發展多功能納米器件。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于《納米研究》(Nano Research)。武漢病毒所博士生張文靜為論文第一作者。該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資助。
圖:SV40 病毒納米顆粒內的生物礦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曹宇虹團隊與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團隊,利用納米技術提高了高稈野生稻抗種子落粒性,為未來水稻育種帶來了新希望。相關研究成果以ImprovingSeedShatte......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曹宇虹團隊與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團隊,利用納米技術提高了高稈野生稻抗種子落粒性,為未來水稻育種帶來了新希望。相關研究成果以ImprovingSeedShatte......
營養親和力(Nutrientavidity)是驅動癌癥轉移的主要因素。為了滿足快速增殖的需求,腫瘤細胞重新編程其代謝狀態,以獲得更多的營養和加速分解代謝。幾十年來,營養饑餓一直被認為是對抗癌癥的關鍵治......
癌癥免疫療法提高了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實體瘤對免疫療法的反應相當有限。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閆軍副教授團隊聯合天津大學生命科學院康君副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用于實現腫瘤的聲動力/化學動力/......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模塊化納米顆粒,其表面經精心設計,可容納任何選擇的生物分子,從而可定制納米顆粒以靶向腫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實體。研究論文30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與......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模塊化納米顆粒,其表面經精心設計,可容納任何選擇的生物分子,從而可定制納米顆粒以靶向腫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實體。研究論文30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這......
從脈管系統到腫瘤的有效納米治療運輸對于最小化副作用的癌癥治療至關重要。2023年9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育才、江維及新加坡國立大學DavidTaiLeong共同通訊在NatureNanotech......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由成人皮膚細胞設計的治療性納米載體可抑制小鼠受損肺部的炎癥和組織損傷,這意味著人們有望治療因感染或創傷而嚴重受損的肺。這是一種局部治療,可經鼻腔給藥并留在肺里。相關......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教授邵龍泉團隊研究發現舌-腦轉運的氧化鋅納米顆粒可導致味覺感知異常。相關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于AdvancedHealthcareMaterials。在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陽麗華課題組的研究揭示了納米顆粒的彈性如何影響其進入體內血液循環后的壽命,以及如何通過調控其蛋白冠從而實現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