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為代表的納米孔測序技術與其他測序技術不同的是,它基于電信號而不是光信號。經歷了三個主要的技術革新:
一、單分子DNA從納米孔通過;
二、納米孔上的酶對于測序分子在單核苷酸精度的控制;
三、單核苷酸的測序精度控制。
將在某一面上含有一對電極的特殊脂質雙分子層置于一個微孔之上,該雙分子層中含有很多由α溶血素蛋白組成的納米孔(直徑2.6nm),只能容納一個核苷酸通過,并且每個納米孔會結合一個核酸外切酶。當DNA模板進入孔道時,孔道中的核酸外切酶會“抓住”DNA分子,順序剪切掉穿過納米孔道的DNA堿基,每一個堿基通過納米孔時都會產生一個阻斷,根據阻斷電流的變化就能檢測出相應堿基的種類,從而進行實時測序,最終得到DNA分子的序列。
Oxford Nanopore的特點是單分子測序,測序讀長長(超過150kb),測序速度快,測序數據實時監控,機器方便攜帶等,但其單芯片測序成本還是在幾百美金以上。
現有的四代測序技術還有哪些痛點
測序技術在不斷進步中,進步的目的是要解決目前還沒有完美答案的問題,比如四代測序在長讀長、速度上已經大幅領先,那接下來首要的就是成本問題,無論是儀器成本,還是測序成本等,其它的次要因素還有數據通量、速度等。
是時候祭出這張經典的測序成本變化圖,其含義再明顯不過了:成本是技術廣泛應用的決定性因素,這句話出自上周末國產四代測序廠商安序源的新品發布會,筆者深表贊同,毫無疑問,測序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就是成本因素在制約著。
帶著好奇心,筆者認真的觀看了他們的發布會,不由得被新穎的五邊形的產品的吸引了: 低成本、長讀長、高通量、速度快、精度高,每一個邊都直擊應用端的切實需求,如果性能都能達到,真機量產,那國貨之光妥妥的。
2024年即將結束,中國基因測序行業的概括,可以說是先抑后揚。生物安全法案的困擾、國內需求疲軟的擔憂……一系列的外因,讓資本市場對中國基因測序行業的未來充滿分歧。當然,分歧歸分歧,行業的基本面并沒有外......
“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11月,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鏈......
10月15日,真邁生物南京公司啟用揭牌儀式暨新品發布會在新區生物醫藥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和平,南京市科學技術局局長趙成軍,江北......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愿對視、不愛交流、不作回應,仿佛遙遠夜空中的星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是孤獨癥譜系障礙(以下簡稱孤獨癥)兒童,也被形象地稱作“星星的孩子”。近年來,孤獨癥進入大眾視野,但......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所研究員吳一輝團隊聯合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杜夢然團隊研制的深海生物基因測序儀海試成功。6月3日至9日,深海生物基因測序儀參加“探索二號”TS2-38-1航次......
探尋成功的路上,更迭自己已有認知和判斷是常有的事。失敗是鮮活珍貴的積淀,總有一天,這些積淀會澆灌出鮮艷的花。②做好表面修飾的基因測序芯片。③潘誠達在生化實驗室中準備測驗試劑。均本報記者邢千里攝坐落于環......
探尋成功的路上,更迭自己已有認知和判斷是常有的事。失敗是鮮活珍貴的積淀,總有一天,這些積淀會澆灌出鮮艷的花。②做好表面修飾的基因測序芯片。③潘誠達在生化實驗室中準備測驗試劑。均本報記者邢千里攝坐落于環......
近日,廣州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洞察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此次融資由ForcefieldVentures(IMOVentures)領投,天圖資本和雅億資本等機構跟投,多維資本擔任本......
基因測序技術是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通過測序技術對遺傳信息的解碼和基因組數據庫的構建,人類不僅得以窺探生命的密碼,更能從基因層面對人類疾病進行檢測甚至干預。為進一步了解基......
——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2024年1月20日,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前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