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22 14:26 原文鏈接: 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

    精彩評論:

    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僅以外用傳統復方制劑來談

       首先從法律上說,國家不接受“個人”作為新藥的注冊申請人,申請人必須是有資質的機構,比如藥廠、研究所等,要求是“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的法人。

    而從藥物研發的投資、風險方面考慮,新藥投資大,情況復雜,需要系統的研發思路,必須專業人員才能勝任。

    現在我們設想一下最簡單的情況,你的藥是“傳統中藥復方制劑”——即假設該藥為傳統工藝制備,不含毒性藥材且所有藥味都是法定藥材,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免藥理毒理的,臨床也僅需做100對;但是,也還是要投入不少的,大概分析一下(其實這種“傳統中藥復方制劑”很難被批準,開發也有困難,這只是假設,關于 “傳統中藥復方制劑”即新藥6.1的問題,最后再談):

    藥學部分:
    ① 工藝,因為是外用,而且為了保證是“傳統工藝”,勢必不能采用新型的透皮給藥劑型,只能用些古老劑型(酊劑、油膏什么的),但是這些工藝粗陋的劑型有可能衛生學方面不好控制,這是個麻煩的問題;此外,工藝的合理性先不談,藥物的提取過程需要制定中控指標(假設有提取過程的話),做正交\均勻試驗確定最佳工藝。難是不見得多難,就是很麻煩。當然有些傳統工藝很簡單,直接全粉入藥,那就不存在正交的問題了。

    ② 質量研究,這是和工藝齊頭并進的。如果藥味比較多的話,鑒別試驗就夠喝上一壺的了(每個藥味都要做鑒別研究);更要命的是含量測定,原則上君藥、貴重藥要做含量測定(假定沒有毒性藥),遇到正好這些藥材成分很難含測(比如末端吸收的、揮發油成分的)或者相互干擾,甚至根本就測不到,那就慘了,你要想盡辦法把這個問題給說圓了。萬一藥檢所沒有對照品賣那就更恭喜了,需要自己制備對照品。
    而且今年的新藥典頒布以后還有新花樣了,要做微生物限度的方法學驗證,麻煩啊麻煩。
    此外呢,農藥殘留也是有可能要做的。

    ③ 穩定性,這個倒是相對簡單,不需多談,就是制定有效期這點上需要著重考慮,還有差點忘了,做穩定性時要考慮研究包裝容器——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容器不能隨便選的,要提供試驗證據,也是件有點煩的事情。

    藥理毒理部分: 
    根據上面的假設,藥效學和毒理已經免掉了,你省老鼻子錢了。但是既然是局部用藥,那么刺激性過敏性什么的還是要做的——花不了太多錢,也就是拿幾只小動物剃了毛光光的涂上你的藥遭罪罷了。

    臨床部分:
    按上述假設,你只需要做100對,也就是240例病人(包含20%脫落率,也就是做到一半病人跑了什么的這類情況)。這些病人,一半用你的藥治,一半用臨床上的金牌藥治作為對比。這就存在一個風險問題,萬一你的藥效果不如臨床現用的金牌藥,就比較麻煩了;而且萬一受試者出現點頭昏腦熱什么的,還有可能被索賠。平常和醫生們的溝通也要有專門的臨床監查員負責,是要花錢的。

    此外,還有一些關于專利的情況:


    按中國的規律,如果你的藥確實療效好,則可能會有很多廠家眼紅,打主意仿制。雖然你說是有專利,但是:


    ① 專利是個技巧性很高的活兒,因此不是超級牛人寫的專利,往往會有很多破綻。一不小心就被人把專利給破了或者規避了。比如人家從古今中外的哪本書里找到了一篇和你處方一樣的記載,那么你的專利就完蛋了。
    ② 專利不一定可靠。所以,在申請時怎樣去最大化的保護自己就是個問題。比如如何保密自己的處方量,有沒有可能進入中藥保密品種等等······
    ③ 再有一點,已經申請了專利,那么中藥保護原則上就不批了。
    ④ 專利的再一個問題是時效性,過一年少一年,如果遲遲無法申請到國藥準字,白白交越來越貴的年費。雖然發明專利是20年,但是是從申請之日起算的,到批下來時也就只剩下17-18年,而申報前的研究要花半年到一年吧,申請臨床批件的程序要花9個月甚至更長,臨床做一年也是有可能的,做完臨床后批生產還得要申請生產,又是至少9個月,這一下,又是小3年過去了吧,專利還剩14-15年,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一不小心,歲月蹉跎很快的,不要等藥批下來,專利只有小幾年了。
    ⑤ 既然大家都知道專利,尤其是非專業高手寫的專利不太靠得住,就把著眼點放在了監測期上,監測期,官方說是為了老百姓的健康,進一步監測“安全性”,期間不允許其他人申報;但是,現在已經變成了變相的保護期了——這政策本來挺好,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藥如果是“傳統中藥復方制劑”,很遺憾,是沒有監測期的。是不是很郁悶?如果想要監測期,那好,將工藝改良一下,做一些非傳統(現代)的工藝就行。但是這樣一來的話,藥理毒理就免不了了,而且臨床還要做Ⅲ期(300例),錢就多花了很多,而且“傳統中藥復方制劑”的其他“福利”(比如工藝研究要求比較低)就都享受不到了。

    關于中藥新藥6.1即“傳統中藥復方制劑”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總共也沒有批幾個6.1類中藥新藥,——這個可能性非常的小,因為存在很多問題。除了上面說了沒有監測期保護外,首先一點,傳統制劑技術落后,衛生學(無菌)方面沒有保障,而且藥物的穩定性也不怎么好。從咱們CDE透出來的意思看,以后中藥穩定性的要求會進一步提高。而且,對于有些情況,傳統制劑的質量標準很不好做,這也是煩惱的事情。

    而如果是6.1以外的中藥復方制劑,如上所述,需要做藥理毒理,臨床也要做Ⅲ期。這錢就花得多了去了。


    藥效學看情況吧,估計你這個適應癥得1萬左右吧,幸虧,只要不是6.3“現代中藥復方制劑”,可以不做一般藥理學,倒是省了好幾萬。
    急毒么,倒是花不了多少錢,幾千而已。而假設長毒用兩種動物做,在GLP實驗室花它個25萬是免不了的,就算投機取巧,說是小鼠做出來沒有毒性,不用犬做了,那也要花個7-8萬。


    關于透皮或外用制劑如何做急毒,目前還沒有個具體的說法,大家自己琢磨著辦吧,反正是不可能做出半數致死量的。不過據說CDE已經組織一群專家在擬此方面的指導原則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其他的生殖毒致突變致癌什么的,都是可以想方設法免的,就不討論了。
    再說臨床Ⅲ期,自打要求自2005年3月1日起,臨床試驗必須在基地做以后,臨床基地的費用又有增長——牛氣了;估計即便這個外用藥比較簡單,花不了百萬,大幾十萬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不覺得開發個中藥復方是件容易的事情,煩惱多多,而且需要有經驗,有思路;最重要的,有錢。

    ——敬請各位拋玉拍磚。




    即使開發出來也不一定就賣得好,其實前幾年老3類出了不少,地標升國標又混進來不少,很多是獨家的,但銷售好的就幾個,都有原因的,不一一列表,但一個新藥,沒有炒作,沒有學術推廣,即使開發出來,按現在的成本能不能賺回來還很難說。

    精彩評論:

    那中藥的前途何在?

    先是有人主張成分分離,把老祖宗的醫案當成候選藥的數據庫用,搞活性成分藥理跟蹤。這樣做,通常只能研究單味藥的成分,最后分離得到單體或者是有效部位,再做點指紋圖譜什么的。——據說這就是“中藥現代化”,不過遭到了很多中醫老頭子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樣割裂了中藥的整體性,是機械的中藥西藥化,已然剝離了中藥的精髓。

    后來,尤其是這兩年,就不怎么有人提“中藥現代化”了,因為說是在的,分出單體來,和化藥也就沒啥區別了,再稱其為“中藥”,有些自欺欺人。

    而且,就目前已經上市的中藥來看,似乎效果都不怎么樣。這些年中藥已經被西藥打壓得很慘,但凡是西藥有金牌藥存在的領域,中藥統統沒有發言權;但是搞中藥的仍然嘴硬,說是我們在治療慢性病方面效果比化藥好,或者說我們中藥長期服用無毒無害,不像化藥毒副作用大。——這也是經不起考駁的。

    事實上,慢性病,主要就是糖尿病、心血管病。而現在市場上認為效果還不錯的這類中藥,比如消渴丸和珍菊降壓片,里面含了什么藥大家都清楚,到底是中藥在起作用還是化藥在顯效各人心知肚明。事實上,市場上很多所謂純中藥的降糖藥,我們私下悄悄試試打個液相,檢測一下格列苯脲、格列奇特或鹽酸二甲雙胍,可能會有驚奇的發現。

    已經上市的治療慢性病的中藥,往往也經不起仔細推敲,那么是不是中藥真的不行了呢?——這個結論可不能隨便下,不然會得罪很多人。畢竟,擁護中藥的人不少,而且,很多人都有親身的體驗,有些民間偏方確實“奇效”。所以,我們似乎還有希望,而這個希望,似乎就寄托在這些民間偏方驗方上了。

    但是,開發一個新復方,又何其難也,我說了一堆研發上的問題,mthzy壇友又談了下市場推廣的難度。然則,中藥之路,何去何從呢?

    相關文章

    上半年我國1類新藥獲批數量超20個,數量超去年全年

    首款國產mRNA新冠疫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抑郁中藥新藥……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為20款;2023年上半年,獲批1類新藥(除疫苗外)已達24款。“多年......

    治療乳腺增生中藥新藥金蓉顆粒獲批上市

    治療乳腺增生中藥新藥金蓉顆粒獲批上市2018年12月28日發布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中藥6類新藥金蓉顆粒上市。該品種為中藥復方制劑,處方由淫羊藿、肉蓯蓉、郁金、丹參等多種藥味組成。功能主治為補腎......

    中藥新藥研發利好再加碼!CDE可全程介入

    4月13日,6個病種(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咳嗽變異性哮喘、類風濕關節炎、慢性心力衰竭、癡呆)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在CDE掛網征求意見。指導原則的起草說明指出,此次所涉及的治療領域是......

    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

    精彩評論: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僅以外用傳統復方制劑來談 首先從法律上說,國家不接受“個人”作為新藥的注冊申請人,申請人必須是有資質的機構,比如藥廠、研究所等,要求是“具有完全民事......

    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

    精彩評論:簡單說一下中藥新藥的開發思路——僅以外用傳統復方制劑來談 首先從法律上說,國家不接受“個人”作為新藥的注冊申請人,申請人必須是有資質的機構,比如藥廠、研究所等,要求是“具有完全民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