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0-17 17:37 原文鏈接: 耐力運動訓練有益腸道菌群平衡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報道,耐力運動訓練可以將腸道微生物菌群組成向有益方向改變,經過6周訓練,潛在引起炎癥的微生物(變形菌)減少,增強新陳代謝的微生物(阿克曼菌)增加。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報道,耐力運動訓練可以將腸道微生物菌群組成向有益方向改變,經過6周訓練,潛在引起炎癥的微生物(變形菌)減少,增強新陳代謝的微生物(阿克曼菌)增加。

    盡管實驗者體重沒有明顯下降,但運動仍具有其他有益影響,芬蘭科學院研究員、Jyv?skyl?大學教員Satu Pekkala說。

    “我們發現,VLDL顆粒中的磷脂和膽固醇隨運動而降低,這有益于心臟代謝健康,因為VLDL負責將肝臟中的脂質運輸到外周組織,循環過程中轉化為壞LDL膽固醇,從而危害心血管健康。”

    運動訓練還降低了血管粘附蛋白-1(Vascular adhesion protein-1)活性,具有有益的抗炎作用,特別是對血管系統,雖然本研究未深入調查其潛在機制。

    廣為人知的阿克曼菌(Akkermansia)是否介導了運動的有益效應,尚需進一步研究。

    其他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旺盛的志愿者體內的阿克曼屬微生物比不活躍的志愿者多得多。這種細菌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一些科研人員認為它可以預防肥胖和糖尿病。

    “我們需要更多證據證明阿克曼菌參與調節鍛煉導致的一些健康益處,”Pekkala說。

    除了腸道微生物組成變化,研究人員還調查了參與運動訓練的志愿者的基因和其功能變化。“功能基因表達豐度變化不大,這是可以預料的,因為訓練期間飲食沒有變化,”Pekkala指出。“如果訓練時間增長,也許可能會看到更大效果。”

    在這項測試中,研究人員對17名超重女性(之前久坐)進行了為期6周的體能訓練(每周三次),訓練強度根據心率控制。在測試期間,志愿者的其他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沒有改變,以確保運動效果。


    相關文章

    第二屆天津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九大分論壇共筑科技前沿發展

    2024年6月14日,第二屆天津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在天津盛大開幕(專家學者齊聚,第二屆天津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盛大開幕!)。有來自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業協會、企業界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以......

    新研究揭秘古細菌能量制造機制,或改寫教科書

    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張夢然)古細菌是人類20億年前的“微生物祖先”。發表在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或改寫基礎生物學教科書:其解釋了這些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通過消耗和產生......

    “折紙細胞”極端變形能力揭秘

    “天鵝淚”單細胞折紙般的褶皺使其能夠實現極端變形。圖片來源:斯坦福大學普拉卡什實驗室科技日報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對于微生物世界的捕食者來說,要依靠極端變形能力,譬如將脖子伸展到體......

    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標準草案

    日前,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1107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標準草案的公示(第二次)我委擬修訂1107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標準編號:《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

    全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交流會在合肥召開

    2024年5月22日-2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市舉辦了以“全球視野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為主題的全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農牧廢棄物高質化制備新型“生物質地膜”獲突破

    近日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處理與利用團隊在農牧廢棄物高質化利用制備新型材料“生物質地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利用功能微生物資源和發酵技術成功制備新型生物基成膜助劑替代化學成膜添加劑,并......

    藥典委:《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二次公示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的第二次公示稿,以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為一個月,從即日起至2024年7月1日結束。《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旨在為藥品微......

    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積累與微生物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探明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微生物毒性效應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探明了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效應。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環境科學-納米》(Env......

    理化所等在抗菌肽研究中獲進展

    由于抗生素過度使用,微生物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因此,亟需發展新型抗菌藥物或抗菌技術。抗菌性多肽因多重抗菌機制以及不易引發耐藥性,被稱為“下一代抗生素”。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生物納米材料研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