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項目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項目參與方,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參與了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三期臨床試驗,并為該項目貢獻了20多例有效病例。
創造中國靶向抗癌藥的研發奇跡
“在中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人約有70萬人,且發病人數有走高的趨勢,其中75%是肺癌晚期。”大坪醫院全軍腫瘤中心主任王東說,在重慶,肺癌發病率約為60/10萬,居癌癥發病率首位。
與傳統的放療、化療等治療方式不同,靶向抗癌藥能夠在不損壞人體健康細胞的前提下,直接和癌變細胞結合并銷毀它們。
目前,靶向抗癌藥已成為各大醫院治療各類癌癥的首選用藥,如進口藥易瑞沙等,但其高昂的價格以及不穩定的疾病控制率,往往讓患者處于用還是不用的兩難境地。
“鹽酸埃克替尼則在世界范圍內創造了一個中國靶向抗癌藥的研發奇跡。”王東介紹,項目研發歷時10年,是專門用于治療肺癌的靶向抗癌藥。與同類藥相比,不僅價格低廉,而且療效較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9萬多名晚期肺癌患者服用該藥,疾病控制率達79.9%,腫瘤明顯縮小率達30%,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還比較低。
貢獻20多例有效病例
“我們主要是參與鹽酸埃克替尼三期臨床試驗。”王東介紹,藥品要投入臨床使用,必須要經過臨床試驗。2009年,鹽酸埃克替尼三期臨床試驗啟動,全國共有27家單位參與鹽酸埃克替尼的臨床試驗,大坪醫院是其中之一。
臨床試驗持續了一年,王東和他的團隊分別讓病人服用鹽酸埃克替尼和易瑞沙,并進行對照,得出鹽酸埃克替尼的有效性。
“當時,有些人對鹽酸埃克替尼持懷疑態度,認為國產藥比不上進口藥。”王東說,但他對鹽酸埃克替尼卻很有信心,并對病人進行了說明。
一年后,臨床試驗結束,大坪醫院為“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貢獻了20多例有效病例。
2011年,鹽酸埃克替尼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成為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創新藥,也讓我國登上世界抗癌藥研究的最高峰。
著力于分子靶向化療研究
據了解,鹽酸埃克替尼針對的是基因發生突變的肺癌患者,可有60%—70%的肺癌患者并未發生基因突變,只能進行化療,但化療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從2003年起,王東就將目光放在了分子靶向化療研究上。“化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其實是人體內有一種影響化療效果的特殊基因——DNA損傷修復基因APE1,降低了化療的敏感性。”在找到這個基因后,王東和他的團隊通過無數次實驗,找到了該基因對應的抑制劑,這樣一來,DNA損傷修復基因APE1會受到抑制,從而強化化療效果。
此外,他還著手研究肺癌免疫靶向治療,“通俗來說,就是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殺死癌細胞,這也為未來腫瘤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目前,上述兩個研究都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在既往的肺癌手術中,為消除潛在的淋巴結轉移病灶或降低肺癌患者遠處轉移的風險,醫生往往會對肺癌患者的淋巴結進行清掃。如何避免不需要的淋巴結清掃,降低患者手術并發癥風險?這是專家不斷探索的課題。記者28日......
肺癌有著極高的死亡率,晚期肺癌患者的預后常常較差。目前已經開發出基于基因檢測技術的分子靶向治療,可以明顯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質量。為了提出個性化治療方案肺癌有著極高的死亡率,晚期肺癌患......
當前,惡性腫瘤依然是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云南省腫瘤登記地區數據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是該省發病前三位的腫瘤。云南省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8萬人,死亡病例超過5萬人。其中,2005年......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殷武課題組發現,內源性哇巴因是一種能促進非小細胞肺癌抑制性免疫微環境的新內分泌激素物質。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第一作者為南京大學博士生楊開勇與李子劍,殷武為通訊......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220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179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近......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220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179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近......
近日,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新藥審評中心(CDE)獲悉,由迪哲醫藥自主研發I類新藥舒沃替尼片被正式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用于既往接受過鉑類化療、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0號外顯子插入(EGFR......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研究團隊設計構建了一種雙模態分子探針氟化硝基Cy7,實現了活體肺癌中硝基還原酶的19F磁共振和近紅外熒光精準成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在所有癌癥中,肺癌是5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癥之一。臨床上確定的事實是,各種水果中的活性成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罹患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日本岡山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小鼠模型證明,獼猴桃汁及其組分異槲皮素有助預防和......
合成生物學使細菌工程能夠安全地向腫瘤輸送有效載荷,從而進行抗癌治療。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臨床前評估流程,用于表征肺癌模型中的細菌療法。新研究將細菌療法與當前的肺癌靶向療法相結合,可提高治療效果,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