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飲食安全衛生不良,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不斷攀升,因為腫瘤細胞具有無限繁殖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腫瘤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反之,若及時發現腫瘤,進行治療,那么就能扼住癌癥的“咽喉”。
隨著科技的發展,腫瘤的檢測技術不斷提升,方法逐漸多元化,主流的腫瘤檢測方法有以下幾種:腫瘤標記物、影像學檢查、組織活檢、液體活檢等。面對這些檢測方法,下一個風口會在哪里呢?
腫瘤標記物是腫瘤細胞的生物化學性質及其代謝異常,因此在腫瘤病人的體液、排除物及組織中出現質或量上改變的物質,這些就是腫瘤標記物。腫瘤標記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對原發腫瘤的發現、腫瘤高危人群的篩選、良性和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腫瘤發展程度的判斷腫瘤治療效果的觀察和評價以及腫瘤復發和預后的預測等。
影像學檢查主要為超聲檢查、CT、磁共振(MRI)等。
超聲檢查因安全無創傷且便宜便捷而應用較為普遍,在腫瘤篩查中,超聲是一種比較好的輔助檢查手段,且檢查率很高,但是對于腫瘤的性質定性還需要進行病理檢查,以及其他檢查來驗證結果。
雖然超聲比CT安全,但在顱腦、耳鼻咽喉部、骨骼和肺的腫瘤應該首選CT增強檢查。因為超聲波無法穿透骨板和氣體。而食道、胃腸道腫瘤應首選胃鏡和腸鏡檢查。一些腹膜后腫瘤和巨大腫瘤由于超聲波探頭的局限性不易完整顯示,也應該首選CT或MRI。
與CT相比,MRI的優勢在于具有更好的軟組織分辨率,而且是多參數成像,因此,對于實質性臟器,如腦、脊髓、肝臟、脾、胰腺、腎、前列腺、子宮、卵巢等臟器的病變,具有CT無可比擬的優勢。在骨關節系統,對于骨髓病變、關節軟骨、肌腱、韌帶、肌肉等病變也具有很好的優勢。
當超聲檢查發現患者體內存在病灶,診斷為腫瘤時,需要進一步做組織活檢進行確診。
腫瘤分子診斷技術按照檢測樣本的不同,分為傳統的“組織活檢”和新型的“液體活檢”。組織活檢需要通過手術或穿刺獲取腫瘤最有代表性部位的組織作為檢測樣本,但在實際臨床診療中,組織活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作為非侵入性的液體活檢,取樣更便捷、能克服異質性、可實現動態監測。
液體活檢是一種利用高通量測序儀來檢測漂浮在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和循環腫瘤細胞(CTCs),由于CTCs數量少,目前僅用于計數,臨床應用受限。因此主要以DNA檢測為主。血液中這些碎片可能來自死亡的細胞,因此只要血液中存在“外來”DNA,如來自胎盤、腫瘤或者移植器官等的DNA碎片,都能利用液體活檢進行檢測。液體活檢通過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可對遺傳侵入進行定位、研究和監控,目前該檢測的應用領域迅速增長。
從對比看來,液體活檢方法總體來說比傳統的組織活檢要更具優勢。不難發現,液體活檢技術近年來發展速度快,技術逐漸趨向成熟,臨床轉化加快。
隨著腫瘤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在癌癥的診療中組織活檢有一定的局限性。癌癥有異質性,對于已經發生轉移的癌癥患者來說,僅僅取某個部位的癌細胞組織,并不能反映患者整體的情況,對所有的癌細胞組織都取樣不好操作而且對患者創傷較大;有些腫瘤在受到手術的擾動之后,有加速轉移的風險;此外,只有腫瘤惡化到一定的程度,腫瘤細胞組織足夠大才能進行組織取樣,這種情況下,患者處于中晚期情況偏多。而液態活檢就可以通過游離在體液中的DNA(ctDNA)和RNA(ctRNA)片段進行檢測,適用于癌癥患者各個時期,便于動態檢測病情,而且多次取樣對患者幾乎沒有創傷。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Landau實驗室宣布了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用于檢測極低量無細胞cfDNA(血液中游離的自身DNA)中的癌癥突變,希望用于監測癌癥治療。由于cfDNA的片段很少,Landau的軟件會在整個序列中查找復雜的突變模式,以估計片段是否已經正確測序。使用該算法在兩名患者中檢測到非小細胞肺癌突變,靈敏度為90%,明顯優于標準液體活檢技術。
現如今,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提前檢測到癌癥復發。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來自多個液體活檢測試的cfDNA突變,評估患者當前治療進展。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液體活檢技術將加快臨床轉化。
據悉,ctDNA的濃度與腫瘤的進展相關性較高,通過檢測ctDNA進行腫瘤的靶向用藥檢測、療效監測、耐藥突變檢測,不僅取樣簡單,還能更全面的掌握腫瘤的信息,加上眾多臨床驗證,ctDNA的大規模臨床應用未來可期。
此前,美國正式啟動了癌癥“登月計劃”,白宮曾宣布要聯合癌癥檢測及治療有關的企業,大力推進和發展癌癥的血液檢測,用于檢測和監視癌癥動態。可以看出,整個行業對于液體活檢技術的期待較高,在未來,醫學研究人員能夠利用血液檢測快速的分析癌癥,利用患者自身遺傳信息針對性的研發定制適合患者的靶向藥物治療。目前,已經有不少癌種的靶向藥物研究案例,但是要快速普及,臨床化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液體活檢技術的發展潛力巨大。在資本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國內越來越多的公司投身到液體活檢領域。其中不乏一些傳統基因檢測公司,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開設液體活檢服務業務,因為液體活檢主要針對DNA進行檢測,基因測序公司具有深厚的技術背景,發展液體活檢技術自然水到渠成。如:華大基因、達安基因、貝瑞基因、思路迪、泛生子、因合生物、世和基因、慧渡醫療等。與此同時,市面上也涌現了不少液體活檢技術的創業公司。目前,國內涉及液體活檢的公司大概200家的規模,相信在未來還會不斷增加。
根據Piper Jaffray預測,2026年液體活檢全球市場總容量約326億美元,包括癌癥領域286億美元、無創產前診斷(NIPT)20億美元、器官移植20億美元。在眾多應用場景中,液體活檢在癌癥領域的應用占據超過85%的市場份額,大約為150億美元。液體活檢,市場很大,風已來!
......
癌胚抗原(CEA)是一種糖蛋白,是多種癌癥中最重要的腫瘤標志物之一。目前,CEA已被證實與結直腸癌有關,并被認為是乳腺癌、卵巢癌和口腔癌的重要生物標志物。糖類抗原15-3(CA15-3)是一種與乳腺癌......
近日,至本醫療科技宣布,將聯合專注于患病人群保險創新的北京健易保和專注于大病患者支付保險的上海諾惠醫療,推出國內首款針對腫瘤檢測及診療用藥的創新支付保險計劃。這也是國內首款基于二代測序檢測和指定保險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飲食安全衛生不良,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不斷攀升,因為腫瘤細胞具有無限繁殖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腫瘤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飲食安全衛生不良,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不斷攀升,因為腫瘤細胞具有無限繁殖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腫瘤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
近日,加拿大大學健康網絡公司和多倫多大學等科學家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Sensitivetumourdetectionandclassificationusingplasmacell-fre......
目前,國內除了燃石醫學和諾禾致源分別獲批了NGS腫瘤檢測試劑盒外,其余公司的腫瘤檢測試劑盒均基于PCR技術和基因芯片,只要是由于PCR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國產化程度高。并且隨著ddPCR技術的不斷成熟,......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科學中心和國外大學組成的科學家團隊最近開發出了可識別在血液中循環的腫瘤細胞的分子結構——核酸適配體,將其與磁性顆粒或磁片結合可對腫瘤組織進行受控破壞。據研究人員......
精準醫療最近受到資本市場熱捧,很多公司獲得大額融資,但其實這一行業與一兩年前相比沒有實質性突破,生育健康仍然占據主導,腫瘤檢測或在短期內難以實現。也許是受到華大基因(257.020,0.00,0.00......
昨日獲悉,2017首屆“國際納米孔技術檢測應用(深圳)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市龍華區格蘭云天國際酒店舉辦,會議為期兩天。據悉,此次會議邀請到了國際頂尖納米技術科學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RNA納米生物和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