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1-28 08:06 原文鏈接: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能源消費總量設限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的能源供應方式變革將進入發展快車道,而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則有望獲突破。

      能源消費總量紅線下調

      《規劃》提出,“十二五”中國年均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和生產能力增速將由“十一五”期間的6.6%降至4.3%,能源消費總量紅線設定在40億噸標煤,同時用電量6.15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8%,較“十一五”期間放緩3個百分點。此外,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重點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總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按照國家總量控制方案,將綜合考慮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和資源特點等因素,將能源和電力消費總量分解到各省(區、市),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落實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考核體系,實施定期通報制度。

      而在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中,總量控制的目標是41億噸標煤和6.4萬億千萬時電“這次將能源消費總量下調1億噸,這一方面與G D P增速的下降有關,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國家對能源消費控制的決心。”

      有研究機構測算,在全國單位G D P能耗降低16%的條件下,當“十二五”全國G D P年均增速8%時,對應2015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0.1億噸標煤。

      但是從目前的能源消費形勢來看,要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煤難度比較大。2011年能源消費總量34 .8億噸標煤,而行業初步估算2012年能源消費總量在36億多噸標煤左右。這意味著未來三年的能源消費增量只有4億噸,每年的能源消費增量必須控制在1 .3億噸標煤才能完成“十二五”目標。

      “能源總量控制要求各個省份控制甚至減少能源消費數量,這相當于給地方經濟增長上了緊箍咒。地方政府出于對經濟發展的擔憂,可能在能源總量控制目標的分配上斤斤計較。因此,需要根據各地情況,合理分配地方目標。”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

      這就要求在控制傳統能源消費的同時,實現新能源的增量發展。根據《規劃》,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 .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左右,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

      其中,到2015年,運行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風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1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00萬千瓦,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

      “文中多次出現頁巖氣、頁巖油、能源獨立等字眼,特別指出加快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大力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可以看出我國大力開發自有油氣能源,特別是氣體能源的時機已經成熟,長遠看煤炭能源的需求增長必然將走低。”中煤遠大咨詢中心分析師張志斌稱。

      分布式能源發展加碼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首次專辟一節提出推動能源供應方式變革,以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為重點,大力推廣新型供能方式,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分布式能源。具體而言“十二五”要積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重點在能源負荷中心,加快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到2015年,建成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10個左右各具特色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主要裝備研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體系。

      生意社能源分社燃氣分析師周翠平認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節能減排、優化天然氣利用等優點,對緩解我國能源緊張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戰略意義。但在我國,其尚處起步階段,受到多重制約。此次《規劃》專節列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這是在政策層面為其大規模發展保駕護航。

      正因為具有明顯的優勢,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國外備受推崇。以美國為例,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并以聯產技術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技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美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裝機已超過9000萬千瓦,仍將擴容。

      《規劃》提出,“十二五”全國新增燃氣電站3000萬千瓦。2015年,天然氣發電將實現5600萬千瓦,較2010年年均增長16.2%。在天然氣來源可靠的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合理建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調峰電站。在電價承受能力強、熱負荷需求大的中心城市,優先發展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項目。積極推廣天然氣熱電冷聯供,支持利用煤層氣發電。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根據資源特性和用能需求,加快風能、太陽能、小水電、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開發利用。到2015年,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達到1000萬千瓦,建成100個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

      此外,加強供能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撐,結合充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天然氣(C N G /L N G )等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北京、上海、重慶等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配套建設充電樁、充(換)電站、天然氣加注站等服務網點。到2015年,形成5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我國天然氣加氣站的建設如火如荼。息旺能源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中國已經投運的C N G加氣站數量約1792座,預計2013年底將增加至2330座以上;與此同時,已投運的L N G加氣站數量達385座,并且有望在2013年底實現2 .4倍激增,達到932座。

      能源體制改革有望獲突破

      《規劃》明確提出,將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導向,抓緊制定和實施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快構建現代能源市場體系,著力化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出矛盾,爭取盡快取得突破。

      具體方案是,加快建立現代電力市場體系,穩步開展輸配分開試點,組建獨立電力交易機構,在區域及省級電網范圍內建立市場交易平臺,分批放開大用戶、獨立配售電企業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

      同時,改進發電調度方式,逐步增加經濟調度因素,為實行競價上網改革探索經驗。建立理順煤電關系的長效機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兼顧電力市場化改革方向,統籌推進農村電力體制改革。

      “目前有較大進展的是大用戶直接交易,在全國已有19個省市試點,今年將繼續推進。此外,輸配電分開去年也開始先從財務分開切入。”一位電力行業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改革電網運行體制,可大大減輕發電企業成本負擔,進而帶來發電行業的長期盈利向好。

      而煤炭領域在2012年年底推出電煤并軌后,將繼續推進煤炭鐵路運力市場化配置,加快健全區域煤炭市場,逐步培育和建立全國煤炭交易市場,開展煤炭期貨交易試點。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推行煤電運等一體化運營。

      《規劃》還提出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良性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廣應用的管理體制,促進形成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無歧視、無障礙并網新機制。同時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交易制度和新增水電用電權跨省區交易機制。

      上述人士認為,在當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高于傳統能源的情況下,除非對電網形成約束和激勵機制,否則要實現無歧視、無障礙并網很難。他呼吁盡快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辦法,并加快電力體制改革。

      此外,價格改革將繼續深入推進。《規劃》強調“十二五”期間,重點將理順電價機制,深化油氣價格改革。具體而言,逐步形成發電和售電價格由市場決定、輸配電價由政府制定的價格機制。加大對電網輸配業務及成本的監管,核定獨立輸配電價。同時,改進水電、核電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機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34.8億噸標煤,比上年增長7.0%。根據專家預測,2012年能源消費增速降至5%以下,這一增長速度創下2002年以來的最低點。2013年能源消費將延續2012年態勢,能源供需寬松、需求下降的市場環境將為能源領域改革的推進帶來契機。

      而在2013年的能源工作會議已明確全年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是“研究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積極開展試點示范”,預計國家能源局將很快出臺相關的指導意見,確保這項工作在2013年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文章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中國?諾獎得主這樣說

    4月28日,世界著名環境能源專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資深研究員馬克·列文(MarkD.Levine)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分享了以《氣候變化的影響與中......

    多個領域奮勇拼搏正當時中國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

    4月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經濟發展、商業航天、數字中國建設、灣區經濟以及生態保護、能源等領域的新進展、新成績,同時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公布的利好消息、假期出行數據等資訊,在這個春天......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近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的通知”,意見明確,2024年能源工作主要目標為: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率穩步提高。以......

    【能源材料研究】賽默飛一站式學科熱點解決方案

    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高校、職業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儀器,提升教學與科研水平您是否還在為填報儀器升級計劃而犯難?來了!來了!賽默飛帶著一站式學科熱點升......

    江西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十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

    人勤春早,大抓落實。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舉行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十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當日,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區)同步舉辦本級重點項目開工活動,掀起了新......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韓國車市寒風刺骨,1月進口轎車銷量降至谷底!誰是最受影響的品牌?

    【據韓聯社2月9日報道,韓國進口車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韓國新注冊的進口轎車數量為13,083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9.4%。協會指出,1月銷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淡季效應,同時受到電動汽車補貼方......

    2023年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過得怎么樣呢?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了491萬輛,同比增長了57.3%,這一顯著的成績使得中國首次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作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其出口量達到了120.3萬輛,同比激增......

    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一、大規模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平臺規模化電磁暫態仿真是掌握復雜大電網特性的重要手段。該項成果建立了大型電力系統基礎仿真理論,實現了萬節點級大型電力系統仿真從毫秒級到微秒級仿真的突破,解決了海量電力電子......

    AI耗電超出預期,未來AI進展或依賴能源突破

    據technews報道,由于AI消耗電力將遠遠超出人們預期,OpenAI執行長SamAltman認為,未來AI發展需要尋求能源突破。SamAltman在彭博社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