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到底是不是生物大分子,這是一個讓很多生物老師都很糾結的問題,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并沒有生物大分子的定義(必修一33頁提到“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很多輔導書籍及練習題也經常添亂,搞得我們在備課時一頭霧水。開卷有益,讓我們翻開高校教材找找答案吧!
一、高分子化合物
根據《有機化學》(汪小蘭編,第三版)37頁給出的定義:“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許多簡單的小分子(可以是完全相同的,或是不同的)連結成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當高的物質,這些小分子叫做單體。”很顯然,只有蛋白質、核酸和多糖符合高分子化合物的定義,當然,單體數目得達到一定的量。由于脂肪只是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酯化形成的(甘油三酯嘛),肯定不能算在高分子化合物的行列中!
那么有機化學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是不是同一個概念呢?再翻開生物專業的教材一探究竟!
二、生物大分子
王鏡巖、朱圣庚、徐長法主編的《生物化學》第三版(上冊)第1頁認為脂質也是生物大分子:“糖類是四大類生物大分子之一。另外三大類是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第470頁:“生物大分子有4類:核酸、蛋白質、多糖和脂質復合物。”陳閱增的《普通生物學》(18頁)提到“生物大分子可分為4大類:蛋白質、核酸、多糖和脂質。這4類大分子中的前三類都是多聚體。”
兩本生物學的權威教材都認為,脂質(包括脂肪)是生物大分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兩本書加一起至少說了三次),看來生物大分子和有機化學中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同一概念!
那么,生物界的同行及前輩們又是怎么認為的呢?《生物學通報》2010年第45卷第1期中發表了一篇文章《生物大分子的類型》(作者石振華,周悅寒,常彥忠),文中提到“由此可見,生物大分子是人們用于區別化學高分子,以及體內分子量相對較小的有機分子而提出來的概念性定義。”
綜上所述,生物大分子是生物學中的專有名詞,脂肪是生物大分子而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援引《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則研究報告引發許多人的關注:從1990年到2022年間,全球患肥胖癥的成年人增加了一倍多,患肥胖癥的兒童和青少年(5~19歲)更是增加了約3倍。這可不妙......
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1日電(常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陳勇帶領團隊研究發現Sortilin在米色脂肪細胞激活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其對脂肪組織脂肪酸氧化的調控機制,為治療代謝性疾病提......
雪花牛肉因其口感佳風味濃而廣受歡迎。其實,豬肉也有“雪花”,它實質是脂肪沉積到肌肉纖維之間形成明顯的紅、白相間狀似大理石花紋的“雪花”樣。簡單來說,雪花肉就是肌肉組織中肌內脂肪含量豐富后表現出肉眼可見......
近日,《細胞報告醫學》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低糖飲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雖然能減少更多脂肪,但會提高膽固醇水平。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其熱量來源不再依賴碳水化合物中的葡......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鍛煉前后的老鼠和人體組織發現,隨著組織老化,一種脂肪分子會積累,但這種積累可以通過鍛煉來逆轉。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12日的《自然·衰老》雜志上。科學家......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脂質是鐵死亡(一種細胞死亡形式)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發現提供了關于細胞在鐵死亡過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細節,并可以提高人們對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有害發生鐵死亡......
脂肪對人體必不可少,然而,目前我國居民脂肪能量占總能量的30%以上,距離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中的參考量20%—30%有很大差距。怎么減少油脂攝入?如何吃得美味還健康?......
在果蠅機體中,生物鐘(晝夜節律鐘,circadianclocks)也控制著機體的脂肪代謝,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LipidResearch上題為“Thecircadianclock......
糖是一類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大分子,具有高度復雜的化學結構。目前,糖的結構解析依賴于傳統的色譜法、質譜法和核磁法等結構表征手段。雖然這些方法相對成熟,但存在檢測步驟復雜、無法實時動態檢測等局限性,無法......
脂肪組織在控制機體代謝穩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而機體中脂肪組織保存的失敗與年齡相關的代謝性障礙直接相關,成熟脂肪組織在這種現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