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都提示有脂肪肝。這種肝臟疾病通常與肥胖、酒精和糖尿病相關。不過,根據本周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腸道微生物似乎也促進了疾病發展,表明有望通過糞便微生物移植來治療。
肝脂肪變性(hepatic steatosis)是指肝細胞的胞漿內出現脂肪滴。通俗地說就是肝臟內部脂肪太多了。如果50%以上的肝細胞出現脂肪變性,就稱為脂肪肝。一種是大量飲酒導致的酒精性脂肪肝,另一種是由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為了了解微生物-宿主的相互作用是否促進了疾病發展,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的研究人員利用糞便宏基因組測序、宿主表達分析、代謝組學研究等手段,探索100多名肥胖婦女的腸道微生物組群落特征、肝臟基因表達以及分子表型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數據確定了分子網絡,并利用糞便微生物組移植來處理小鼠模型。他們發現腸道微生物改變、肝臟炎癥,以及與肝脂肪變性相關的代謝特征改變。由此可見,腸道微生物組與肝脂肪變性的確存在關聯。
此次研究的對象是44名西班牙的婦女和61名意大利的婦女,她們正在醫院準備進行胃旁路手術,以治療肥胖。這些婦女在手術前捐贈了樣本,包括糞便、尿液、血漿和肝臟活檢樣本。所有參與者都被列為病態肥胖,并且沒有病毒性肝炎和2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從56名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獲得了宏基因組測序結果,并利用核磁共振獲得了血液和尿液的代謝物圖譜,同時利用芯片收集了肝臟的轉錄組數據。此外,他們還結合肝臟脂肪測定、肝臟組織學圖譜及其他臨床數據進行了分析。
研究人員稱,對于肝脂肪變性不太嚴重的個體,腸道微生物組中的微生物基因豐富度相對較高,而對于那些嚴重的肝脂肪變性病例,微生物基因豐富度較低。他們指出,肝臟疾病似乎與腸道微生物組中某些基因功能的存在相一致,包括產生脂肪酸、糖和某些支鏈或芳香族氨基酸的通路。
在代謝組方面,研究人員標記了124種尿液代謝物和80種血漿代謝物,這些代謝產物似乎與腸道微生物群落中基因豐富度降低、肝脂肪變性和相關的臨床表型一致。這項分析再次強調了支鏈氨基酸,它們在肝脂肪變性參與者的血液和尿液樣本中呈現更高的水平。特別是苯乙酸(PAA),有望作為脂肪肝發展的生物標志物。
在一系列后續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腸道微生物移植的小鼠模型,通過肝臟基因表達譜來查看基因網絡的趨同性,腸道微生物基因豐富度,以及與肝脂肪變性相關的代謝物改變,從而證實腸道微生物與肝臟疾病存在明顯關聯。
“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這種關聯,看看PAA這樣的化合物是否能夠確定高危患者,甚至預測疾病進程,”研究人員說。“不過好消息是,通過操控腸道細菌,我們也許能夠預防脂肪肝及其并發癥。”
據新一期《自然》發表的論文表明,雄性小鼠腸道微生物組的紊亂可能會影響其后代健康。眾所周知,導致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失衡的環境因素會塑造宿主的生理和疾病相關反應。但父系腸道微生物組對后代的影響尚不明確。為......
即使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也需要微生物的幫助來消化植物。盡管人類口腔、胃和腸道中的酶可以分解糖果和土豆中的簡單碳水化合物,但它們不能自行溶解植物細胞壁的關鍵成分纖維素。相反,人們依靠腸道中的細菌來完成這項......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王剛教授團隊在《Microbiom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Multi-omicsrevealmicrobialdeterminantsimpactingthetrea......
《科學》雜志刊發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黃波教授團隊一項研究成果,揭示了肝細胞優先將葡萄糖轉化為糖原以儲存能量,并利用糖原合成過程的中間代謝產物分子UDPG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這一發現有望對當前......
目前,新出現的研究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組或與機體的認知功能結局和神經發育障礙存在一定關聯,但目前研究人員并未詳細闡明腸道微生物代謝對經典神經發育的影響,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Advan......
中醫理論論證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關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組分析......
植物性飲食和相關益生元營養素有助于減輕并維持體重,并且被認為有益心血管和大腦健康[1,2],這些益處通常與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有關,早期臨床試驗還發現,補充益生元可以通過調節胰高血糖素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影響全球25%的成年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NAFLD進展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控制腸道菌群可能為肝臟疾病提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影響全球25%的成年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NAFLD進展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控制腸道菌群可能為肝臟疾病提供......
一種新的抗生素組合在治療一種經常致命的肺炎的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是有希望的。該實驗藥物被發現在防止死亡方面至少與目前的標準藥物一樣有效,但副作用要輕得多。細菌接觸一種特定的抗生素越多,它們對它的防御能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