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7中國自然指數”顯示,2012年以來,隨著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追蹤的中國論文總量的不斷增加,其中涉及國際合著者的論文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16年已超過該指數所追蹤的中國論文總量的50%。
2016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形成該指數中最主要的中外雙邊合作關系,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的合作緊隨其后。在前十大中外雙邊合作關系中,德國馬普學會參與了其中五個。
但是,中國國內機構間的合作深度仍遠高于國際合作。在該指數中,前56組國內機構間合作的分值都高于排列第一的中外機構合作分值。
在國內城市間的合作方面,北京的科研機構對自然指數的貢獻最大,而且去年與其他國內機構的合作也最多。位于其后的是上海和南京。但在這些大都市之外,規模次之的一些城市的科研機構也憑借自己的專長,成為實力雄厚的合作者。
例如,昆明因其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一直是植物和生態學專家們的科研福地;地處東北的長春則以悠久的化學研究而著稱。2016年,昆明的科研機構與中國其它科研機構有190組科研合作,并有合著論文被納入自然指數,在自然指數覆蓋的184個中國城市中位列第16位。昆明被納入自然指數的論文中有三分之二以上來自化學領域,其中許多論文研究的是植物的化學結構和過程。去年長春最主要的科研合作關系,是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位于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合作。
該增刊在自然指數所追蹤的68本期刊之外,還首次從規模更大的數據庫,即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的Web of Science數據庫,來觀察中國的科研表現。“這有助于我們的讀者和指數用戶從整體上,以及一些特定的學科領域,全面了解中國的科研產出情況。通過對比,他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實,從而更好地理解相關趨勢。”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說。
如自然指數所顯示的,涉及國際合作的論文占中國高質量科研的很大一部分,但這種國際合作程度并沒有擴展到來自中國的所有論文。在納入Web of Science數據庫的中國論文中,涉及國際合著者的論文比例仍不足25%。“這一較低的國際合作增長率,是由于中國整體的科研產出有大量增加。”科睿唯安中國首席科學家岳衛平博士說。“這可能歸因于語言障礙和機構資源分配的因素。頂尖大學的科研人員往往有更多的機會或資源與國際同行展開合作。”不過,有跡象表明,未來十年,中國整體的國際合作率將會增加,這是因為中國政府為提升中國科研的全球影響力推出了各項政策,如“雙一流”建設,以及旨在促進合作的豐厚資助計劃。
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在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份額首次排名第一,超過美國。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
2015-2021年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領域自然指數貢獻份額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施普林格·自然 最新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
2022年2月7日,NatureIndex公布了2020年11月1日 -2021年10月31日學術機構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中,中國占了28位。位居中國(含港澳臺)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
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0日發布消息說,《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增刊顯示,根據2020年文章份額排名的全球年輕大學(建校時間在50年及以下)50強中,有23所是中國......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200強名單,以及4個學科類別百強名單: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69.shtm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
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Index2020annual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
?中國自2015至2019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但美國仍占據高質量研究最大生產國的地位。?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中科院繼續位列第一,哈佛第二,中國科大、北大躋身前十,日本東京大學被擠出前十。?中國包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