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指南提出,英國應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監督所有使用干細胞培養的胚胎模型的研究。這是英國首個此類研究指南。
據《科學》報道,近日,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工作組發布了這項實踐準則,旨在消除長期存在的倫理和法律上的模糊性。由于這些模糊性,科學家不確定他們工作的界限。基于干細胞的胚胎模型用于研究早期發育過程,與人類胚胎有相似之處,但不在英國關于在研究中使用胚胎的規定范圍內。
未參與這份報告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生物倫理學家Sarah Edwards表示,“科學家、倫理學家和律師從未真正有機會就使用這些胚胎模型達成道德共識”。
研究早期人類發育的科學家傳統上依賴于接受體外受精的患者捐贈的人類胚胎。但這些胚胎可能很難獲得,而且根據英國法律,受精后14天以上,不能對其進行研究。
因此,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替代方案——由人類干細胞創建的類胚胎生物結構。這些模型在實驗室中創建,可以從單個細胞系中大量生成。它們可用于研究14天后的發育過程,因為它們是生物模型,而不是實際的人類胚胎。
盡管如此,基于干細胞的胚胎模型仍帶來了重要的倫理問題。例如,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是否最終能發育成可存活的生物體。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ISSCR)于2021年發布了胚胎研究指南,其中包括一項建議,即各國應該對某些類型的胚胎模型的工作進行專門監督。然而,英國還沒有相應的舉措。
新的實踐準則是與研究人員、律師、社會學家、生物倫理學家、ISSCR等團體和公眾進行2年多協商的結果。“我們想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進來。”整理這份準則的工作組主席、英國赫爾大學發育生物學家Roger Sturmey說,“反映英國人民的觀點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組的主要建議之一是成立一個監督委員會,審查使用干細胞培養的胚胎模型的每個研究項目。委員會由科學家、立法者、社會學家和生物倫理學家組成,他們應該對一項研究的道德、社會和倫理影響進行充分考量后,再決定是否予以批準。
這份指南沒有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開發胚胎模型的時間進行“一刀切”的限制,這與 ISSCR 2021年的指導方針是一致的。指南指出,不同的胚胎模型代表不同的發育階段,它們的發育速度也不同,因此固定的時間限制是不切實際的。相反,Sturmey強調,研究人員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證明他們的實驗長度是合理的。
實踐準則規定,胚胎模型永遠不應該被允許發育成一個可存活的生物體,也不應該被轉移到人類或動物的子宮里。與 ISSCR 指南不同,該報告并不建議對“綜合”模型進行不同程度的監督,這些模型包括在胚胎外發現的細胞,如早期胎盤細胞,以及不太完整的“非綜合”模型。
該實踐準則還敦促科學家通過透明研究和結果分享來建立公眾信任。“科學家有道德義務告知公眾他們的研究情況,因為從根本上說,研究應該符合公眾的利益。”英國跨學科組織Cambridge Reproduction的主席Kathy Niakan說。
未參與該工作的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干細胞生物學家Paola Bonfanti對此表示贊同。“關于在研究中使用干細胞和胚狀體的爭議仍然存在。”她說,“我們可以模擬胚胎,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培養皿中重造人類。科學家向公眾有效地傳達這一觀點至關重要。”
該組織目前正在英國尋找跨學科專家加入監督委員會。
考慮到使用胚胎模型的研究發展迅速,該工作組表示,指南將定期進行審查和更新。Sturmey表示,盡管是自愿原則,但這些指導方針“應該被所有研究小組遵守,因為這表明他們正在以一種有道德和負責任的方式工作。”
一份指南提出,英國應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監督所有使用干細胞培養的胚胎模型的研究。這是英國首個此類研究指南。據《科學》報道,近日,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工作組發布了這項實踐準則,旨在消除長期存......
日本信州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團隊測試了一種再生心臟治療新策略,將源自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的心臟球體(心臟細胞的三維簇),注射到患有心肌梗塞的猴子體內,并觀察到良好效果。相關研究......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日本信州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團隊測試了一種再生心臟治療新策略,將源自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的心臟球體(心臟細胞的三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動物的胚胎細胞培育出了人體腎臟,其長度同未出生嬰兒腎臟的長度相當。這一最新突破有望讓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