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著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曾獲此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0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之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獎人已經確定。“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終榮膺200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至此,袁隆平先生成為繼著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先生后,第二位“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得主。
獲獎人的最終確定經由中國新聞社、北京青年報社、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明報企業及亞洲周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新加坡聯合早報、搜狐、香港文匯報、世界日報(北美)、歐洲時報及美國僑報、北京大學共12家在內地、香港、東南亞、美加及歐洲地區富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機構的百名資深媒體人組成“百人評審團”,最終推舉產生。為此,鳳凰衛視記者也專門采訪了袁隆平先生。
袁隆平院士在觀察雜交水稻。
在他的眼中,堪稱影響世界的華人應該是那些“對世界經濟、社會乃至觀念上起到影響作用的華人”,他還列舉了如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軍事家孫子,當代社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奧運金牌獲得者劉翔、鄧亞萍,以及世界頂級運動健將姚明等。但對于自己獲得終身成就獎,他卻謙虛地表示:“這個稱號對我來說過獎了,我感到我的工作夠不上。” 而談到華人在當今世界的影響力時,袁隆平的回答亦頗具深意,“有一定的影響力,還不大,但潛力很大,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勤勞、智慧的民族”,同時,他堅信“今后會對世界和平與進步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去年4月29日,袁隆平于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當選者,并出席了有世界數百名頂級科學家參加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年會。在新當選院士就職典禮上,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介紹袁隆平時說: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回應如此高的贊許,在采訪中,袁隆平只是平靜地說:“美國科學院是世界頂級的科學院。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說明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國科學家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的貢獻得到了世界和最高級科學界的認可,對此我感到很欣慰!”
現在,還在湖南的他,正在繼續第三期超級雜交稻攻關研究以及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即用三畝地產出現有四畝地的糧食。袁隆平介紹說這一工程,2007年已率先在湖南20個縣啟動實施,效果顯著。接下來,將進一步推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的進程擴大在海外的種植面積。
袁隆平曾經說過自己有兩個心愿:一是把“超級雜交稻”合成;二是讓雜交稻走向世界。現在,雜交稻早已引起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引種的國家已達20多個。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劃。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就曾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與此同時,雜交水稻已經成為中國一張強有力的外交王牌,不僅促進了我國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外交工作,爭取了更多的國際朋友,更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國際上一些總統級的人物,比如利比里亞總統、印度尼西亞前總統等都曾訪問袁隆平的研究中心。袁隆平本人也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講學,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
在和記者談到從事學術研究的成功之道時,袁隆平表示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所以,談到對年輕人的建議時,袁隆平說:“要有理想、有追求;在追求中堅持不懈、百折不撓。”
目前,盛典頒獎典禮已定于3月29日在中國北京大學世紀大講堂舉行,袁隆平先生正在確認行程安排,出席典禮。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將通過衛星和網絡向全球同步直播。各主辦媒體也將對盛典盛況給予重點報道。
附注: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頂級的科學院。每年美國科學院在世界各國評選出在世界某個科學領域最杰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
相關鏈接
鳳凰網:世界因你而美麗——200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 投票進行中
慢,書信遠,寫信、寄信、等信、讀信,人們用十天半個月來完成一個回合的思念。如今,書信早已不再是通訊首選,而是成為了見證歷史的溫暖印記。展開一張張泛黃的信紙,凝視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話語,思念有了形狀,情懷......
袁隆平(1930.9.7-2021.5.22)著名農業科學家,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 院士。今天(9月7日)是中國工程院......
8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了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澎湃新聞注意到,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在講話中透露,袁隆平的孫女今年也來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是2024級的新生之一。孫其信提到,9543名新生,是中......
7月27日-8月2日,第28屆國際拉曼光譜學大會(XXVIIIICORS)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會上頒發“拉曼終身成就獎(RamanLifetimeAward)”。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田中群教授獲此殊......
7月14日,2024國際基礎科學大會(InternationalCongressofBasicScience,簡稱 ICBS)在清華大學拉開帷幕。在上午舉行的開幕式暨頒獎典禮上,安德魯·約翰......
二戰之后,經太平洋赴美客輪尚未恢復,庚款留美公費生楊振寧等一行人只好選擇耗時長、路途遠、旅費貴的經大西洋赴美的西線,自此開啟他半個多世紀的美國之行。他的首次美國之行經歷怎樣的過程?兩次主動變化國籍又經......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時下,隨著2024年春季學期進入尾聲,一批年輕學子即將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進入科研崗位。同時,有更多年輕學子會在不久后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業。在此過程中,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些科研領域、選擇何種科研......
時下,隨著2024年春季學期進入尾聲,一批年輕學子即將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進入科研崗位。同時,有更多年輕學子會在不久后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業。在此過程中,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些科研領域、選擇何種科研......
《袁隆平全集》(共12卷),柏連陽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定價:3800元■李浩鳴在我國著名水稻育種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袁隆平全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