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睡眠不僅能讓人心情愉悅,還有益于身體健康,而最新研究表明,它甚至還能延年益壽。
一項將在3月初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與世界心臟病學大會上發表的研究顯示:擁有良好睡眠的男性比睡眠質量差的男性平均壽命長五年,睡眠質量良好的女性則比睡眠質量差的女性平均多活兩年。
這項研究在2013年至2018年間,收集了172321名參與美國全國健康訪問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的受訪者的數據,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50歲,其中54%為女性。
研究表明,約有8%的死亡可以歸咎于睡眠不良。在約4.3年的跟蹤觀察中,8681名受訪者死亡,其中2610例(30%)死于心血管疾病,2052(24%)例死于癌癥,4019例(46%)死于其他原因。研究人員推測,其他死亡原因可能是意外事故、感染疾病或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擁有良好睡眠習慣的年輕人早逝的可能性更小。不過,高質量睡眠不等同于長時間睡眠,“睡得好”加“睡得夠”才有益于健康。
在美國全國健康訪問調查中,用以下五個要素來判斷是否擁有良好的睡眠:
①每晚7至8小時的理想睡眠時長;
②每周入睡困難不超過兩次;
③每周睡眠連續性差、睡不安穩的次數不超過兩次;
④無需使用藥物幫助睡眠;
⑤每周至少5天睡醒后精神狀態良好。
擁有一個良好睡眠要素得1分,得到5分意味著睡眠質量最好。研究發現,得5分的人死亡率比得0分或1分的人低30%。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低21%,死于癌癥的比率低19%,死于心臟病或癌癥以外其他原因的比率低40%。同時,與評分為0分或1分的人相比,5分人群中,男性的平均壽命長4.7年,女性則長2.4年。
“我們發現了明顯的‘劑量-反應’關系,這說明擁有越多良好睡眠要素的人,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的概率也就越低。”美國波士頓Beth Israel Deaconess醫療中心的內科住院醫師Frank Qian是本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解釋道,“我認為這些發現表明,僅僅有足夠的睡眠時長是不夠的,良好的睡眠質量同時意味著充足的睡眠、入睡不困難以及睡得安穩。”
在當前研究中,研究人員估計睡眠對平均壽命增長的作用開始于30歲,但他們認為高質量睡眠對于延長壽命的影響產生于更早的年齡中。Qian指出:“從年幼時就開始保證充足的睡眠、確保睡眠時不受太多干擾以及擁有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將長期助益人們的健康。”
“擁有這些良好睡眠行為的人群能夠活得更久。因此,如果能改善睡眠,我們也許就能阻止部分死亡,其中識別睡眠障礙尤其重要。”Qian補充。
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解釋,為什么在睡眠質量相同的情況下,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增加了一倍。此外,這項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睡眠質量的評分來自自述而非客觀測量。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3/feb/23/good-quality-sleep-can-add-years-to-peoples-lives-study-suggests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記者9月9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進行研究,揭示了其調......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如何實現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持久的鋰金屬電池,一直是科研界的一大難題。記者9月6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與能源學院的郭洪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酰氨基功能化聚合物電解質,為鋰金屬......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如何實現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持久的鋰金屬電池,一直是科研界的一大難題。記者9月6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與能源學院的郭洪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酰氨基功能化聚合物電解質,為鋰金屬......
近日,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在DiabetesCa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Timingof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Mortality,Cardiova......
西南大學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研究中揭示了其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機制。日前,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在線發......
近日,陸軍軍醫大學覺醒睡眠研究團隊在《當代生物學》和《先進科學》發表系列研究成果,分別揭示褪黑素促睡眠的新靶點,以及褪黑素在睡眠期促進神經元形體結構回縮的新功能,為失眠和睡眠質量低下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官網最新消息,該機構量子計量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在使用激光設計核鐘方面取得突破:成功捕獲了釷-229離子,特別是帶有3個正電荷的釷-229離子,并使用激光精確測量了它們的衰......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混亂等。但其背后的機制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現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表明,上述睡眠不足導致的結果,部分可能源于腦細胞相互連接方式的改......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混亂等。但其背后的機制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現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表明,上述睡眠不足導致的結果,部分可能源于腦細胞相互連接方式的改......
2024年7月23日,《NEJMEvidence》發表了一篇關于健康睡眠的綜述,涵蓋了睡眠的多個方面,包括睡眠健康的組成部分,睡眠對情緒、認知和健康的影響,并提出了改善睡眠的10大建議。圖片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