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作為一種重要的調味料早已深入人心,但在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幾乎沒有哺乳動物愛吃辣,這是因為辣椒產生的辣味并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人在吃辣椒時,辣椒素和痛覺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欣快”“興奮”“食欲增加”的感覺,當迷戀上這種感覺,就會越來越喜歡吃辣的。辣椒素也稱辣椒堿,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鎮痛、消炎、止癢、殺菌、治療凍傷、戒毒和祛風濕等。臨床上有一些止痛藥,主要成分就是辣椒素。
疼痛是人的主觀感受,會導致人在感覺上的不適,引起情緒上的不快。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是身體組織上真實的損傷,也可能是潛在的損傷。在人體的表面、內臟等各個地方都分布有感覺神經,這些神經的末端有傷害性感受器,當機體出現傷害性損傷時,感受器感知,以電信號的方式通過痛覺傳入神經纖維,通過脊髓、三叉神經等,逐步傳遞給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有意識的痛覺。痛覺在生理狀態下起保護作用,預警有傷害來臨,提示機體進行規避。在病理狀態下,疼痛是多數疾病的癥狀之一,有些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傷害性感受器及神經傳遞的沿途上分布有一種化學物質TRPV1,引起疼痛的多種因素都能激活這種化學物質,從而引發各種痛覺,特別是炎性痛和熱敏痛,辣椒素就是其中之一。辣椒素會持續刺激TRPV1,使神經細胞釋放致疼物質,導致細胞內此類物質耗竭,這時即使再有疼痛刺激,神經細胞也不能再釋放出TRPV1,疼痛就受到了抑制。所以,使用辣椒素鎮痛,往往皮膚會先感覺疼一陣兒,之后疼痛就會逐漸減輕。有炎癥損傷時,辣椒素不僅有助止痛,其導致的局部血管舒張、血流增大,還可以增加組織的修復能力。損傷部位得到修復后,減少或停止釋放炎癥因子,從而起到止疼、治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辣椒素止痛,僅適用于炎癥性(非感染性)、傷害性的疼痛,對于神經病理學的疼痛、三叉神經痛、內臟疼痛、胃腸道絞痛等無效。這與胃腸道中的神經纖維同表皮、肌肉、關節中的神經纖維不同有關,所以胃痛時吃辣椒,只會越吃越痛。目前,辣椒素主要制成外用制劑,包括貼敷的膏藥,涂抹的軟膏、凝膠等,可用于關節炎、關節痛、跌打損傷的局部止疼治療,一般取適量軟膏,每日涂抹3~4次。涂抹前后均需洗手,切忌抹完藥后揉摸眼睛、黏膜;如使用一周局部疼痛仍未緩解,請咨詢醫師。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辣椒研究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通過多組學技術破譯了栽培和野生辣椒基因組,研究揭示了辣椒素生物合成進化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辣椒是茄科辣椒屬的一年生或有......
由我國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南湖實驗室李慧艷、張宇程和周濤領銜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細胞》上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成果。他們首次發現,起源于左側胸椎第8–13背根神經節的痛覺神經元,會沿著血管在脾臟中蔓延,......
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效益高、環境可持續的制藥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產一種流行的止痛藥及其他有價值的產品。這一發現建立在一種先前獲得專利的生產撲熱息痛(泰諾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礎上,有望為世界上使用最......
近日,一項新研究顯示,薄荷油芳香療法可以有效減輕開胸手術后患者的疼痛并改善睡眠質量。該研究將薄荷油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在疼痛評分和睡眠質量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項研究雖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環境對......
電壓門控鈉通道是細胞膜興奮性的重要控制因素,對各種生理和神經過程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些通道是一些重要藥物的主要作用靶點,包括局部麻醉劑、抗癲癇藥、抗心律失常藥和止痛藥。最近,普林斯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
眾所周知,在受傷處敷上冰塊可以緩解疼痛。現在,一種條狀植入物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項近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報告稱,該植入物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旨在減輕手術后疼痛。它通過給體內的神經纖維“降溫”以減輕......
TRPV1,成為最近幾日的熱搜“關鍵詞”。10月4日,美國科學家戴維·朱利葉斯(DavidJulius)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因“發現感知溫度和觸覺的受體”的突出貢獻......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在切洋蔥或者是吃芥末時會情不自禁地流眼淚。這是因為在洋蔥、芥末和大蔥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芥末受體。芥末受體會讓人們產生眼睛刺痛的感覺,身體對這種疼痛感產生應激反應,通過流鼻涕......
辣椒作為一種重要的調味料早已深入人心,但在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幾乎沒有哺乳動物愛吃辣,這是因為辣椒產生的辣味并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人在吃辣椒時,辣椒素和痛覺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欣快”......
辣椒作為一種重要的調味料早已深入人心,但在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幾乎沒有哺乳動物愛吃辣,這是因為辣椒產生的辣味并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人在吃辣椒時,辣椒素和痛覺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