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對霧霾的監測手段愈加豐富,除了常規的地面監測手段,衛星遙感這一新興技術也應用到了監測之中。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遼寧省空氣質量衛星遙感監測系統,為遼寧大氣監測工作提供全新的技術支撐。該系統獲取衛星上的MODIS、AIIRS等傳感器的觀測數據,經過衛星遙感信息提取技術,可得到霧霾、秸稈焚燒火點、地面顆粒物濃度、污染源分布的衛星遙感圖像,直觀顯示區域大氣污染的空間分布與變化情況。
衛星遙感圖像為霧霾的監測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它可以跨越地形地貌的限制,在更廣闊的區域上直觀的體現出霧霾的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其中,葵花衛星遙感監測圖是最常用的一種衛星圖像。該衛星監測圖每天8時至18時每小時一張,在時間上具有很好的連續性;衛星圖片以京津冀和遼寧為中心,包括了東北三省、內蒙和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在空間上具有很好的囊括性。2017年我國北方發生了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葵花衛星在預報和監測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2017年12月26日10時的監測圖,結合城市AQI實時報的情況,可以清楚地辨別發生在中國北方這一次霧霾污染的影響范圍:在山東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的南部,明顯看出灰白色的區域,即為霧霾的污染區(紅色方框區域);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等地表現為乳白色,即為云層的覆蓋區(黃色方框區域);遼寧省和內蒙古一部分地區為土黃色,即為既沒有被云層覆蓋,亦未受到霧霾影響的區域(綠色方框區域),表現為秋冬季土地的顏色。
另外,衛星遙感監測還能夠提供秸稈焚燒火點的情況。秸稈焚燒、農業用火等在秋冬季是產生霧霾污染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現有的定點監測手段不能有效的監測到秸稈焚燒的火點情況,衛星遙感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熱異常火點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中紅外波段的輻射能量高于常溫地物,通過遙感觀測的輻射能量可以計算物體的亮度溫度,基于上述特征可設置適當的亮度溫度閾值即可實現熱異常火點判別,經環境監察人員實地確認,即可判定為秸稈焚燒點。從2017年10月中下旬遼寧進入秋收階段起,至2018年1月8日,中心共報送遙感衛星秸稈焚燒火點監測報告75期,累計統計MODIS秸稈焚燒點264個,VIIRS秸稈焚燒點395個。極大地配合了空氣質量預報和監測監察工作。
衛星遙感作為新興的監測手段,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遼寧省將繼續努力,將衛星遙感與環境監測結合起來,讓天空之眼發揮更大的作用。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16:30-17:30直播地址:科學網微博直播間掃碼進入科學網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本期嘉賓:戴維序主題報告......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良云團隊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地表覆蓋分布是氣候變化研究、生態環境評估及地理國情監......
高時效性是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靈魂,對衛星獲取的視頻/圖像直接進行在軌智能處理,實現分鐘級甚至秒級的“從傳感器到射手”的應用,是提升應急響應工作效能的核心技術之一。由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98℃,這是美國和荷蘭科學家小組新通報的南極最低氣溫紀錄。此溫度為通過衛星遙感反演的南極高原冰表面的歷史最低溫度。“我很肯定,早些年就和學生討論過南極熱成像制圖的想法。”美國科學家TedScambo......
近些年來,對霧霾的監測手段愈加豐富,除了常規的地面監測手段,衛星遙感這一新興技術也應用到了監測之中。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遼寧省空氣質量衛星遙感監測系統,為......
近些年來,對霧霾的監測手段愈加豐富,除了常規的地面監測手段,衛星遙感這一新興技術也應用到了監測之中。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遼寧省空氣質量衛星遙感監測系統,為......
3月10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召開了湖南省楚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蘭金渦流微濕電除塵除霧器”科技成果評價會,由1位院士和8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價委員會一致通過了對該項目的評價,認......
空氣污染或導致太平洋風暴更猛烈美國研究人員14日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模擬結果表明,亞洲地區的空氣污染有可能加劇太平洋風暴。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全球氣候模型,模擬對......